【文化譚·《外灘軼事》】
圍繞這部電影的問答,都算溫和。以一個觀眾的身份平心而論,電影真的不太好看。
周兵的“紀錄大電影”《外灘軼事》在院線上映了。這部在創作手法上有點“顛覆性”的電影,前景有點讓人憂慮。因為它既不屬于張愛玲所說的那種中國人喜歡看的“傳奇”,也缺乏一點先鋒實驗派的“范兒”,很可能在雅俗兩頭都不討喜歡。
電影用了大量的旁白,以第一人稱擬人的方式,再現了上海開埠到建國前,十里洋場上的幾個代表人物。在首映之前的一場小規模試映會上,臺下就有人問導演,為什么用這么一種老套而且未必合適的敘述方式。周兵的回答很是靦腆:“其實每個人物,都用了一種不同的表現方式,是有一些手法上的探索或者突破的想法的。”
圍繞這部電影的問答,都算溫和。罵得很收斂,應對得也很謙虛。不過這種溫和可能也很致命。以一個觀眾的身份平心而論,電影真的不太好看。
不過,無論《外灘軼事》在院線維持上映的時間有多么短,哪怕只有半天,只放映一場,也是值得記載下來的。因為它是紀錄片群體的一次很像模像樣的努力,努力進入到市場中去。
中國的紀錄片市場到今天,其實也沒真正從“計劃經濟”走入“市場經濟”。紀錄片一體的兩面,或者是體制內的創作,或者是半地下的單干,不論沖沒沖著錢去,反正沒見到真賺了大錢的。多年來的惡性循環,到今天也沒徹底斷根。基本上有追求的紀錄片導演們,還是“苦哈哈”的那么一種群體形象。
周兵算是那個群體里,已經不那么“苦哈哈”的一位了,然而基本上也全仰仗多年來的母乳喂養。無論是《故宮》、《臺北故宮》、《敦煌》,還是其他已創作或待創作的紀錄大片,背后都有中國最大的電視機構的身影。而這次的《外灘軼事》,從前到后,周兵所在的獨立團隊,基本算得上刻苦用功地獨立闖市場了。多年以后再回首,再來看《外灘軼事》的軼事,可能會覺得真有點青澀的手忙腳亂,市場操作和執行,仍然有點讀書人第一次上街吆喝拉不下臉面的尷尬。
《外灘軼事》的用意,更在這部“作品”之外。電影市場現在很賺錢,好電影能夠迅速成為宣傳熱點,這就是個很好的平臺和工具。如果有機會,一切行動都圍繞紀錄片展開的周兵,同樣可以為了賺錢去拍一下宣傳片或者制作一個廣告動畫———如果非要為此找一個借口,如周兵自己所說:紀錄片的形式是可以非常多樣化的。
但是,從拍攝《故宮》時的特別節目組,到今天在人、財和發展策略上都獨立化操作的周兵,顯然是在嘗試著摸索出一條完整的、健康的中國紀錄片的市場模式。作品最后的人員字幕,可以有更多的新人面孔,品牌的擁有者也不再是媒體中的“央企”們。這是紀錄片發展的希望所在。
雖然沒有轟轟烈烈地大開幾炮,不過有心人們還是可以看出來,周兵已經或者說正在為了紀錄片而下海。出于一切仇視的惡意,我們沉默就可以了;如果有哪怕一點點的敬意,或者好意,那么即使是破口大罵,那也是好的。
□沈東(中國傳媒大學老師)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