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桂劇改編白先勇作品 以戲為“橋”溝通兩岸
(兩會人物)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桂劇改編白先勇作品 以戲為“橋”溝通兩岸
中新社南寧3月1日電 題: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桂劇改編白先勇作品 以戲為“橋”溝通兩岸
作者 黃令妍
“我從北京廣西大廈帶了桂林米粉去見白先勇先生。他吃了米粉,說這就是自己最喜歡的家鄉味道。我告訴他有意將《花橋榮記》以桂劇的形式搬上舞臺。米粉勾起他的鄉情,最終他決定無償將這部作品的版權給我們。”全國政協委員、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近日在南寧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回憶在北京與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見面的情形,龍倩仍記憶猶新。10年前,時任廣西桂劇團團長的龍倩與白先勇在北京簽訂協議,祖籍廣西桂林的白先勇同意將他收錄于《臺北人》中的短篇小說《花橋榮記》,改編為其家鄉戲桂劇。
桂劇《花橋榮記》講述桂林百年米粉老店“花橋榮記”在臺北開張,一碗桂林米粉凝聚著在臺北的廣西人濃郁的鄉愁。劇中人前半生的故事遺留在大陸,后半生期盼團圓的念想留在臺灣,展現歷史變遷中背井離鄉的平凡人物之悲歡離合。
龍倩介紹,桂劇《花橋榮記》的編排獲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啟發,利用現代劇場概念,采用沉浸式表現形式,被打造為廣西第一部小劇場戲曲,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經過多年準備,該劇2019年底在廣西南寧成功首演,之后連續演出多場,深受戲迷喜愛。
最動人的鄉情總與食物相關。龍倩說,桂劇版《花橋榮記》中對的桂林米粉的描述,還原了白先勇先生對重返故土的期待和寄托。
龍倩表示,桂劇版《花橋榮記》演出后,白先勇先生還沒有到現場看過這部戲。“我們希望與先生進一步溝通,對劇目作出修改精進。待疫情結束后,我們希望攜這部戲前往臺灣交流演出,以戲為‘橋’,加深兩岸民眾相互了解。”
她稱,今年演出單位已積極與國臺辦等部門聯系,爭取將《花橋榮記》作為赴臺交流的專門劇目,展現和傳承地方傳統戲劇文化,傳遞兩岸情誼。
“地方劇局限性大。”作為一名戲劇人,龍倩這些年來見證了地方戲劇的興衰榮辱。相比京劇得到保護和發展,中國很多地方戲種的傳承面臨著凋敝局面。廣西有29個劇種,千余個劇團,但大量劇種留守基層,在不斷發展的信息時代中聲音漸弱。
在談到為何以地方戲劇改編白先勇的作品時,龍倩表示,只有賦予傳統戲劇新的時代氣息、新的活力,才能贏得觀眾。同時,“走出去”交流融合是破局之道。這也是她希望攜桂劇版《花橋榮記》赴臺交流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推動《花橋榮記》“走出去”外,龍倩表示,廣西還長期以“劉三姐”為品牌推動地方劇走進港澳臺地區及東南亞國家。“彩調劇《劉三姐》蜚聲海內外,在于它根植廣西的民族文化和山山水水,契合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她表示,中國地方戲劇里的絕技絕活,亦很受海外歡迎。其所在的廣西戲劇院,創作不少以肢體語言為主的劇目開展海外交流。“2017年在西班牙舉行的第35屆國際劇協世界代表大會,桂劇經典《打棍出箱》‘箱內換衣’‘后空翻入箱’等絕活震撼在場所有人,讓我感受到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世界力量。”(完)
- 專題:2022全國兩會
文化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09:45:58
- 2024年12月22日 09:29:37
- 2024年12月22日 08:35:14
- 2024年12月21日 20:42:42
- 2024年12月21日 18:51:05
- 2024年12月20日 11:33:57
- 2024年12月19日 11:09:13
- 2024年12月19日 10:56:58
- 2024年12月19日 09:32:12
- 2024年12月19日 09: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