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鄉”深耕文化“兩創” “山東手造”解鎖齊魯文化密碼
中新網山東曲阜9月28日電 (呂妍)把脈、刮痧、貼耳穴……近日,在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設的中醫藥體驗館,中醫體驗活動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嘉賓排隊體驗,沉浸式感受傳統中醫文化的獨特魅力。
除了中醫體驗,在本屆論壇期間舉辦的“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推介以及“山東手造”“黃河大集”展示展銷等系列活動上,曹州面人、高密泥老虎、曹縣漢服、山亭面塑、魯班鎖、中華齊筆等優秀“山東手造”作品,吸引了海內外嘉賓駐足觀賞。
近年來,“孔孟之鄉”山東充分挖掘文化大省的資源優勢,深耕文化“兩創”,打造“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文化品牌,以“走在前、開新局”的底氣和魄力,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持續釋放文化產業發展的澎湃動能。

“山東手造”強勢“出圈”
“山東手造”工程持續推進,成為山東落實“兩創”、堅定不移走新時代文化自信必由之路的重要舉措。臨沂市郯城縣建設“山東手造·郯城好品”常態化展示銷售專區,推動手造產品進景區、進服務區。在郯國古城建立非遺綜合展示區、銷售區,定期舉辦文化創意大集,每天有1萬多名游客領略“郯城手造”魅力。該縣還引導企業加入電商平臺,拓展“山東手造”市場化新渠道,形成了多個網店銷售專業村。
山東還大力發展文創產業,在濰坊青州,文創產業已與旅游實現深度融合。青州古城、青州市博物館、農民畫院等旅游景區內遍布15家“山東手造·禮遇青州”手造文創示范點;星級酒店、特色民宿和城區大中型超市皆有“山東手造”文創展銷區,讓文化“唾手可得”的同時完善了旅游產業鏈條。“截至目前,青州市文創已形成8大系列、230多種品類。”青州市旅發委市場部副部長楊忠友介紹說。

文旅融合賦能“兩創”
山東堅持以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將儒家文化等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為文化“兩創”提供動力之源。例如,濟寧曲阜集中攻堅文化旅游大項目,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館等重大工程建成開放。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館、孔子研究院成為“新三孔”,形成新老“三孔”雙輪驅動的文旅格局。
聊城臨清則以古城、景區為載體,推進非遺展示、展演、體驗與景區活動項目相融合,組織開展“非遺+景區”“探索運河”、運河文化遺產研學游等活動。同時以魏灣鎮貢磚傳承基地為載體,打造“工廠+博物館+傳習所+研學游”一體化平臺,帶領當地民眾致富。
此外,山東還積極探索文物活態傳承新模式,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一批文物和非遺保護開發項目相繼實施,建成孔府菜博物館,舉辦孔府菜文化節,三孔文旅、孔府印閣入選“山東手造優選100”。“孔府”金字招牌更加響亮。
作為“孔孟之鄉”和儒家文化發源地,山東深度推進文旅鏈條融合發展。該省建成蓼河十里儒家文化旅游觀光帶和全國第一個文化國際慢城。其中,濟寧曲阜放大“文創、夜經濟、研學游”三大優勢,培育“政德、師德、青少年、儒商”四大研學教育品牌,創建國家、省市級研學旅游示范基地10家,研學游年接待量超過150萬人次,培育文化企業1000余家,帶動旅游就業10萬余人。

儒家文化打開“世界之窗”
山東堅持以文明交流互鑒為抓手,聚焦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不斷為文化“兩創”提供硬核支撐。加大“請進來”力度,精心承辦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等重大活動,搭建永不落幕的“文明互鑒大舞臺”。尤其是連續舉辦九屆的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發展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
在山東,儒家文化正被不斷深入挖掘。該省發揮好曲阜師范大學、濟寧學院、孔子研究院等駐魯高校、專業院所的優勢,為文化“兩創”提供學術理論支撐。成立文化“兩創”研究院,全面挖掘整理本土文化歷史資源,讓散落民間的文化資源串珠成鏈。
山東還加快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步伐。依托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孔子學院開展文化交流,接待130多個國家、1.5萬人次師生到訪。持續做大孔子IP,承辦“亞洲文明互鑒·外國媒體曲阜行”、“第三只眼看中國”國際短視頻大賽等重大活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7日 17:17:38
- 2025年04月17日 11:29:44
- 2025年04月17日 11:08:43
- 2025年04月17日 10:35:56
- 2025年04月17日 0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