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典籍文化與國漫的破壁之旅 《山海傳奇》第二季收官
中新網北京3月4日電 (記者 高凱)近日,國產上古神話動畫片《山海傳奇》第二季在CCTV-1綜合頻道收官。該片取材于《山海經》《史記》《尚書·禹貢》等經典文獻,巧妙融合石峁、喇家等歷史遺跡,細膩描繪了少年大禹在回歸有崇部落后的自我探尋與成長歷程,讓“大禹治水”這一古老神話在新時代煥發出璀璨光彩。

《山海傳奇》第二季以禹到有崇部落的成長為主線,不僅展現了一段上古英雄的視覺動畫,更講述了一個關于自我探索與成長的情感故事,禹的每一步前行,都伴隨著對“我是誰”的深刻追問。
《山海經》作為“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奇幻的世界觀,為《山海傳奇》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據介紹,創作團隊深入研讀古籍,精心繪制地圖,梳理人物譜系,力求在想象力與考據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這種基于考據的浪漫化再創造,不僅讓《山海經》的神話世界具象化,更讓這一古籍承載的文化精神得以煥新,綻放出獨特的魅力。
為了精準呈現遠古華夏的人文風貌,《山海傳奇》第二季在制作過程中延續了第一季的深度考據風格。團隊參考考古發現,以石峁、喇家等歷史遺跡為場景設計原型,力求在每一處畫面細節中還原真實感。石峁遺址的精美玉器、喇家遺址的地震洪水遺跡,都成為動畫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為觀眾呈現了一幅幅生動的遠古社會生活畫卷。此外,團隊還基于考古成果打造服飾材質,使角色兼具神話感與歷史真實感,讓遠古時代的華夏文明以更加鮮活、生動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據了解,《山海傳奇》第二季充分利用了動態水墨渲染技術,使得畫面呈現出獨特的水墨暈染效果,山川云霧、林間草木都散發著古樸神秘的東方意境。這種技術的運用不僅強化了遠古神話的夢幻氛圍,也與中華傳統美學一脈相承,使動畫更具文化辨識度。同時,高精度CG建模技術的運用也大大提升了畫面的層次感和空間縱深感。
在神話改編的過程中,《山海傳奇》第二季始終在創作自由與文獻考據之間尋找平衡點。雖然某些角色的改編為劇情增添了喜劇元素和親和力,但也可能影響青少年對神話原型的認知。為此,團隊在正片之外增設了神話原型注釋彩蛋,并制作了番外篇《山海精奇》,以皮影與現代3D技術的完美結合,對正片中的異獸進行學術性解說。這種分層敘事策略不僅為改編提供了學術背書,也引導觀眾探尋神話本源,拓寬了文化認知通道。
以動畫為載體重構上古神話,以考古實證為錨點,依托動態水墨技術、高精度CG建模等新技術為媒介,《山海傳奇》第二季成功構建了一幅上古神話的“可視化文明圖譜”,被認為是一次傳統典籍文化與國漫的破壁之旅。《山海經》等中華優秀典籍在全球化與數字化的時代中,正以更加生動、鮮活的方式成為大眾可感的文化符號,獲得新的文化闡釋與傳播活力。(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7日 11:29:44
- 2025年04月17日 11:08:43
- 2025年04月17日 10:35:56
- 2025年04月17日 00:07:31
- 2025年04月16日 14: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