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數字化助力云岡石窟的保護與傳播
視頻:【兩會30秒】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數字化技術促兩岸文化交流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國璇) 全國人大代表、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6日在北京表示,數字化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云岡石窟的保護工作中,并提供了有效傳播手段。
當天,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西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杭侃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2001年云岡石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那時的申報文本里使用的是手工測繪圖。自2001年啟動數字化進程后,已有三分之二的洞窟進行數據采集,這些數據可廣泛應用于保護、研究和展示利用方面。

杭侃以第20窟西立佛的研究復原舉例:過去,要復原考古發現的大量殘塊具有很高難度,而數字技術提高了殘塊掃描和數據采集工作的效率。目前,云岡研究院已成功完成西立佛的數字化復原工作。
“云岡研究院擁有一個自己的超級算力中心,這在文博界是領先的。”杭侃說,數據采集離不開強大算力的支撐,這和山西省作為能源大省、大同市作為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城市的地位密切相關。“任何的輝煌都有一個很好的基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數字化技術也在洞窟的虛擬展示和多樣化傳播發揮了積極作用。“古人曾用‘真容巨壯’形容云岡石窟帶來的視覺沖擊力,如果要對它進行異地展示,傳統方法難以呈現這種視覺效果。”杭侃說,目前的數據采集精度已達0.03毫米,等比例還原的第12窟“音樂窟”在各地巡展中廣受歡迎。
數字化傳播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去年12月我們在臺灣佛光山舉辦了云岡藝術的特展,展覽深受臺灣民眾的歡迎,他們提出要延期。”杭侃說。
談及《黑神話:悟空》帶來的文旅熱潮,杭侃說,這部游戲有27處取景地在山西,這一數量僅占山西53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5%。“山西的文物值得反復看。希望有更多人來到山西,了解山西。”(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6日 11:31:33
- 2025年04月05日 13:03:41
- 2025年04月04日 15:49:54
- 2025年04月04日 15:12:48
- 2025年04月04日 14: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