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無雙》是“中年古偶”?導演回應
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 上官云)自開播以來,仙俠劇《念無雙》收獲了不錯的熱度。不過,也有觀眾表示,劇中部分妝造缺乏“仙氣”,并調侃《念無雙》是“中年古偶”。
日前,該劇導演郭虎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對上述問題進行回應,并解釋了全劇的立意。他表示,《念無雙》是一部既有“道”的核心,又有現實意義的落地仙俠劇。
“由于劇情的深度,我個人更傾向于選擇有一定生活閱歷的演員,來詮釋這樣的角色。”他解釋,“換個角度看,它是成熟版仙俠,自帶人生經驗加成。”

仙俠劇怎么拍才能擺脫“套路”?郭虎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不能僅限于情愛,而是要深挖內核、提高立意、加快故事節奏。
談人設:神女不是“傻白甜”
從內容來看,《念無雙》的故事源頭是許多年前的神魔大戰。機緣巧合之下,無雙神女姬譚音與源仲結識,后來兩人聯手打敗反派,換來三界的太平秩序。
郭虎介紹,劇中源仲是“神之左手”的宿主,是有狐族的大寂司,六十年前的平壺一戰中,他大敗戰鬼人,之后在天取峰中求道多年。
姬譚音本來是人族,憑借高超的匠技飛升成為匠造之神,封號“無雙”,神魔大戰中,泰和神君的“神之左手”遺落凡間,姬譚音下界便是為了取回它。
“姬譚音的性格設定是‘直球神女’,心地善良,為人處世直來直往、是非分明,并且堅韌不拔。”郭虎非常篤定地表示,姬譚音絕對不是“傻白甜”。
這是因為,姬譚音的直率不是初入世事的天真無知,而是經過千年時光歷練的純粹。比如她有自己要堅持的原則,敢于跟五方神君對峙,希望喚醒神界眾神的良知。

提及人物塑造,郭虎說,劇中唐嫣飾演的姬譚音以及劉學義飾演的源仲,都比較貼合原著。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們對角色的挖掘也愈加有深度。
“劇中有一個情節,講的是源仲的夢境里出現了五位‘源仲’。”他回憶,當時由于拍戲要用到一種特殊設備,現場調試機器的時間很長,那場戲整整拍了一天。
等待的間隙,郭虎發現劉學義沒有去休息區,而是一直在現場“磨戲”、對詞,尋找源仲五個不同的狀態和感覺。“成片的效果挺好,能夠看出源仲不同狀態之間細膩的差別。”
唐嫣的敬業態度,同樣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透露,拍攝后期,因為拍打戲的緣故,唐嫣的腳受傷了,非常疼,但始終堅持帶傷拍戲,一點都沒耽誤進度,整部劇如期殺青。
談立意:有現實意義的仙俠劇
歷來,IP劇幾乎都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改編”問題。《念無雙》播出后,同樣有網友在討論,這部劇是否尊重原著?有哪些改動?

郭虎說,該劇對原著最大的改編是在情節和立意上,“原著篇幅較短,創作空間較大。劇中在保留原著姬譚音與源仲這條脈絡的同時,增添了知黛與棠華的愛情線、千麟的復仇線等等。”
在原著講述的愛情故事之外,《念無雙》加入對眾生平等的解讀、主人公對天下蒼生的大愛,以及對道義的探討。郭虎說,它是一部既有“道”的核心,又有現實意義的落地仙俠劇:披著“仙俠”的外衣,但很多時候討論的是現實層面的東西。
因此,由于劇情的深度所在,郭虎個人更傾向于選擇有一定生活閱歷的演員,來詮釋這樣的角色,“觀眾說我們拍的是“中年古偶’,但換個角度看,它是成熟版仙俠,自帶人生經驗加成。有了歲月沉淀之后,才比較能演出看破紅塵但依然熱愛紅塵的層次感。”
至于妝造,郭虎表示,聽到觀眾的建議之后,后期對妝造及時進行了調整。“對觀眾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一定要尊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一直在取長補短。”
談創新:仙俠劇如何擺脫“套路”?
發展至今,仙俠劇已經是影視行業里比較成熟的類型劇,擁有固定的受眾群體,但也面臨著同質化、套路化等諸多問題。

如何拍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仙俠劇?郭虎表示,仙俠劇想要擺脫套路感,就不能僅限于情愛,而是要深挖內核、提高立意、加快故事節奏。
“愛情可以拍,但也要表現大愛。”郭虎提到,以往仙俠劇通常以天道為絕對準則,主角為拯救蒼生犧牲個人情感,確實容易陷入為虐而虐的套路。
因此,《念無雙》通過姬譚音對天道的質疑,將“道”從冰冷的規則轉化為對生命尊嚴的守護。劇中神女下凡并非單純執行任務,而是在調查中發現權力陰謀對弱者的壓迫。
他表示,最終,神女選擇與天道對抗,揭示了守護蒼生需先理解蒼生的底層邏輯,這種是對“道”的祛魅,讓劇情從服從天命轉向人性覺醒,賦予了仙俠更真實的道德重量。
對仙俠劇而言,郭虎覺得,無論是妝造、置景還是其他,各方面都是服務于內容的,主創要盡可能合理地表達劇本內容,把深層次的故事內核通過鏡頭語言、畫面呈現出來。
“內容能夠吸引觀眾,演員的表演自然流暢,這才是最重要的。”他說。(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7日 17:17:38
- 2025年04月17日 11:29:44
- 2025年04月17日 11:08:43
- 2025年04月17日 10:35:56
- 2025年04月17日 0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