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誰發明造紙術還存爭議,博物院“四大發明展”只展指南針、火藥、印刷術
中國造紙協會“抗議”;省領導批示:學術之爭不必殃及展出;博物院表示明年將修改
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河南博物院10年的展出中,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卻只展出了三項: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在中學課本里記載的“東漢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卻難覓蹤影。
今年4月份,中國造紙學會的李玉華到鄭州開會時,無意發現了這個缺漏。她寫信給河南省有關領導,提出陳列造紙術的建議。在她的奔走中,一場曠日持久的學術爭端浮出水面,而造紙術也將于明年年初在河南博物院與參觀者見面。
【現象】
造紙術缺席四大發明展10年
近日,一份重要的領導批示被發到了河南博物院。該批示寫在一份省文化廳上報的《關于中國造紙學會就河南博物院基本陳列中造紙術展示問題的報告》上,批示要求,在河南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中,造紙術也應被列入。
如果不是這份批示,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在河南博物院近10年的展出中,“四大發明”只有三項:指南針、火藥、印刷術。被遺忘的另一項發明是:造紙術。
10月底,記者進入河南博物院核實此事。在二樓一展廳,在三項發明的旁邊,確實少了造紙術。“這不太合適吧?四大發明大家都知道,現在少了一項,多別扭。”一名市民聞聽此事,詫異地說。
多年以來,我們從中學歷史課本上學到的觀點都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此事在《后漢書》中也有確切記載。東漢的國都是洛陽,正是在洛陽,公元105年,蔡倫完成了對造紙術的研究,并借助皇家力量,從河南向其他地區加以推廣。如果沒有造紙術,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傳播將大大縮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河南地區對造紙術的發明、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
這一歷史言之鑿鑿,作為省內第一的河南博物院,在展出四大發明時,怎么會獨獨漏掉這一與自身密切相關的重大發明呢?
“在原來的老館展出中,是有造紙術的。當時,關于造紙術的發明問題,在學術上爭議很大。我們曾經專門討論過造紙術的展出問題,從考古學上來講,以文物來說明歷史。因為造紙術缺乏展出實物,當時就沒有展出造紙術。”河南博物院陳列部主任、研究員李宏說。
這樣,1997年,河南博物院從鄭州紫荊山的舊址搬到現在的新址時,便把造紙術的陳列去掉了。
【原因】誰發明造紙術存爭議
難道不是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回頭來看,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學術論爭。上世紀30年代~90年代,陜西等地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些西漢時期的“紙張”:在西安發現了灞橋紙,即西漢早期墓葬中的一片麻類纖維制成的殘紙、中顏紙,1978年陜西發掘出的一處銅器窖藏中,出土了銅器、麻布、麻紙……
根據這些考古發明,有學者認為,這意味著,在東漢之前的西漢,就已經發明了紙。這種觀點推翻了以前史上公認的“蔡倫發明造紙術”,曾在全國引起極大轟動。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寶雞文理學院歷史系退休教授彭曦就持這種觀點。
10月23日,通過電話,彭曦告訴記者,根據這些考古發明,西漢有紙確定無疑,中國人發明紙比傳統說“蔡倫發明紙”要提前200年甚至300年。不過,雖然西漢時,紙已經被發明,但由于信息不暢,許多發明無法推廣和普及,造紙術也一樣。在此條件下,蔡倫總結了西漢大量的造紙工藝,并把造紙工藝定型,依靠皇室的力量,加以推廣。
“我們依然承認蔡倫是個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是個‘科技精英’,他對造紙術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只是把他從‘紙神’的位置上拉下來。”最后,彭曦給蔡倫如此定位。
正是這些學術上的分歧,讓河南博物院在展出“四大發明”時,采取了一種謹慎態度。經多次開會討論,河南有關部門和專家慎重考慮后,在河南博物院“四大發明”的展出中,僅擺放出了指南針、火藥、印刷術。而造紙術則一直空著,這一空就是10年。
【進程】中國造紙學會提出“抗議”
這10年中,除了中國造紙學會的副秘書長李玉華,很少有游客注意到造紙術的“缺席”。
今年4月,李玉華到鄭州開會時,在河南博物院二樓的展館進行參觀時偶然之中才發現此事。
“國人公認的四大發明,為什么就不展出造紙術?”李玉華說。她當即和河南博物院方面進行了聯系,但沒有結果。
兩個月后,為此,她又專程來到鄭州,和李宏談了1個多小時,李宏解釋了未展出造紙術的原因。
李宏的解釋沒有讓李玉華滿意。在李玉華看來,考古發現的“西漢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紙。在此之前,中國造紙學會一些專家曾經對“西漢紙‘進行過研究。在李玉華署名的一篇文章里這樣寫道:“灞橋紙狀殘片沒有經歷過任何符合造紙工藝要求的纖維切斷、舂搗、抄紙等,而是一些廢舊麻絮在銅鏡下的襯墊物……”其他的“西漢紙”也被認為并不符合造紙工藝,不算真正的造紙術。
李玉華反駁說:“說‘西漢發明造紙術’的人都對造紙工藝不熟悉。那些考古發現的紙片并不算是真正的紙,西漢的造紙工藝并不完善。蔡倫發明的不是紙片,而是造紙術,這是有一整套工藝過程的。”
而對河南博物院因學術爭論就放棄展出造紙術,李玉華更覺得不合適:“學術上存在爭議很正常,但不能用學術上的爭論來修改史實,展出四大發明時,獨獨漏掉造紙術很欠妥。”
【領導批示】
學術之爭不應殃及展出
為了給蔡倫發明造紙術正名,在和河南博物院溝通的同時,李玉華也通過其他渠道謀求解釋。5月21日,她給河南省領導寫了一封上千字的信。
在信中,李玉華建議:“東漢建都洛陽,蔡倫發明造紙術在洛陽,蔡倫發明造紙術后受到當朝皇帝的親自嘉獎也在洛陽。河南人不應當忘掉這一重大的文化遺產,建議對現正展出的所謂‘三大發明’進行必要的修改,把造紙術加進去,改為國內公認的四大發明。”
她還表示,東漢造紙術的一些重要文物、資料可能流散在民間。如果河南博物院組織安排研究、調查和發掘工作,進行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學術交流,中國造紙學會將很樂意協助。
令李玉華感到驚喜的是,她的信很快便得到了省里有關領導的批示。根據批示,河南省文化廳、河南博物院先后就此問題打了報告。
“(河南省文化廳的)報告一方面提出蔡倫發明造紙術存在一定的學術爭論,也缺乏展出實物,意在表明過去博物院沒有展出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原因。但同時,也表示了同意中國造紙學會專家的意見,很愿意在展出上表現蔡倫造紙術——中國人特別是河南人引以為豪的發明,在將來基本陳列改造的延伸層次里,作為重要項目來表現,并報告目前這方面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李玉華就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準備發表在內部刊物上。
9月20日,有關領導在省文化廳呈報的報告上批示:“學術界的不同意見是始終存在的,不僅僅是對造紙術的看法。既然蔡倫造紙史籍有明確記載,對河南來說何樂而不為?把這個重大發明列入‘河南古代文明之光’的陳列,是必要的,不應忽略。至于說如何在陳列中展示,可實物,也可文字。”
對這個批示,李玉華非常感動:“領導對造紙術的展出如此具體關心指導,挺讓人感動的,也充分說明了蔡倫發明造紙術的重要歷史意義不容忽視。”
【進展】
造紙術明年亮相河南博物院
10月23日,記者從河南博物院得到證實:根據計劃,在明年年初將要進行的博物院陳列改造中,將加入對造紙術的展出。
河南博物院陳列部主任李宏對領導的這份批示也深以為然,她說:“仔細想想,這個批示非常有道理,只要是河南發現的東西,就應該上,我們不應因學術的爭論而放棄展出。”
由于文物改陳工程浩大,需要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單獨文物改陳不太現實。因此,造紙術的展出將跟整個博物院的改陳一起進行。
未來的展板文字該怎么書寫,將是一個難題。“肯定應該寫‘蔡倫發明造紙術’,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如果現在輕易就改了歷史結論,說錯了,將來再改回來就難了。”李玉華說。
與之相反,彭曦則認為,直接寫“蔡倫發明造紙術”非常不合適,根據古代科技發展的規律,任何發明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且,又有考古證明,西漢已發明紙。他依然堅持,蔡倫是造紙術的改進者而非發明者。
對于河南博物院來說,展示造紙術的難點則是缺乏文物。李宏說:“由于缺乏實物,我們準備在延伸層次上加以展出。比如做些背景圖板,在電腦上做造紙術的三維動畫演示等,通過文字、圖畫等來說明造紙術的發明過程。”
至于展示文稿怎么寫,李宏表示,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要經過省級甚至國家級專家的評審。(記者賴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