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
國學大師梁啟超一語中的,算是道破文化名人們對麻將樂此不疲的玄機,而名人與麻將的不解之緣,也留下了諸多趣聞軼事。
南都周刊編輯:羅燦 資料整理|云俠
名人麻事
梁啟超 因“四人功課”推掉演講
梁啟超提倡趣味主義的人生觀,他認為“凡屬趣味,我一概都承認它是好的”,但趣味的標準不在道德觀念,而必須是“以趣味始,以趣味終”,“勞作、游戲、藝術、學問”都符合趣味主義的條件,賭錢、吃酒、做官之類則非。就他的標準而言,麻將顯然也是種“趣味”的游戲。1919年,梁啟超從歐洲回國,有一次幾個知識界的朋友約他某天去講演,他說:“你們訂的時間我恰好有四人功課。”有來客不解,聽他解釋后方知,原來就是約了麻局。
梁實秋在清華念書時,就曾聽說過梁啟超的一句名言:“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此指麻將),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麻將對梁啟超的誘惑力、吸引力之大,可以想見。而坊間也有任公曾發明三人與五人麻將的玩法,以及他能快速解牌的傳說。他的很多社論文章都是在麻將桌上口授而成。
梅貽琦 “看竹”勝率不足三分之一
梅貽琦1931年任清華大學校長,葉公超曾以“慢、穩、剛”三字形容梅校長,寡言、慎言的他,有著嚴肅而沉默的形象,讓人很難將他與打牌聯想在一起。由清華出版社出版的《梅貽琦文集》二冊,內容為梅貽琦在1956至1960年間所寫的私人日記。出版社工作人員特別針對梅貽琦的生活面,作了趣味的統計,而愛打麻將就是其中之一。
梅貽琦日記中不寫打麻將,多改用“手談”或“看竹”加以取代。據日記所載統計,僅在1956-1957年,就打了85次之多,平均一年42.5次,大約每周會有一次。一周一次看似不頻繁,但這兩年里,清華在臺灣“復校”如火如荼,梅貽琦又屢屢赴美洽談公事,公忙之余,打麻將可說是他重要的娛樂了。在85次方城之戰中,梅校長共贏25次、輸46次、平盤14次,前后輸了1650元。當年一碗陽春面不過才1元錢而已。
胡適 怪“麻將里頭有鬼”
胡適雖然喜歡打麻將,但水平并不高,梁實秋就曾親眼見胡適輸過一回:有一年在上海,胡適、潘光旦、羅隆基、饒子離飯后開房間打牌,梁實秋照例作壁上觀。言明只打八圈,到最后一圈局勢十分緊張。當時,胡適坐莊。潘光旦坐對面,三副牌落地,吊單,顯然是一副滿貫的牌。胡適摸到一張白板,地上已有兩張白板。胡適的牌也是一把滿貫的大牌,且早已聽張,猶豫好一陣子,啪的一聲,胡適還是把白板打了出去。潘光旦嘿嘿一笑,翻出底牌,吊的正是白板。胡適身上現錢不夠,還開了一張三十多元的支票,這在那時可不算小數目。
相對于胡適的勝少敗多,胡夫人在方城戰中可謂每戰皆捷,這讓平生不信鬼神的胡適,“小心求證”出“麻將里頭有鬼”,亦不失為一趣聞。
聞一多 臨陣磨刀舍命上陣陪老外
聞一多年輕時不會玩麻將。留美期間,一次到科羅拉多大學兩位教授家做客,飯后美國教授拿出麻將提出玩幾圈助興。聞一多連忙解釋對麻將一竅不通”,甚為窘迫。兩位美國教授根本不相信中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還不會打麻將,以為他有意推托。聞一多只好硬著頭皮上陣,臨時參閱說明書,邊看邊學邊打。一晚上他沒和一牌,甚是窩囊。此后,他在友人的幫助下,才慢慢學會了打牌,以應付類似的局面。
梁實秋 自嘲腦子遲鈍影響麻局節奏
無獨有偶,梁實秋曾寫《談麻將》一文但并不擅長打麻將。梁實秋自小家教甚嚴,及到讀書,他方知世上有麻將這種玩具。有次他向父親問起麻將的玩法,梁父正色說:“想打麻將嗎?到八大胡同去!”嚇得他再不敢提“麻將”二字,也留下了對麻將的壞印象。
梁實秋身邊好友如胡適、徐志摩、潘光旦等人都是麻將愛好者和高手,有幾次硬被拉上桌,他玩了玩,還是覺得吃力,覺得打牌不如看牌輕松過癮。以后好友酣戰,他總是作壁上觀。他解釋說:“我不打麻將,并不妄以為自己志行高潔。我腦筋遲鈍,跟不上別人反應的速度,影響到麻將的節奏。一趕快就出差池。我缺乏機智,自己的一副牌都常照顧不過來,遑論揣度別人的底細?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應付大局?打牌本是娛樂,往往反尋煩惱,又受氣又受窘,干脆不如不打。”
名人說麻
傅斯年:牌中自有人生哲學
傅斯年曾在《申報·自由談》上撰文,講述136張牌中蘊涵的人生哲學。打麻將要能贏,關鍵是要手氣好,運氣好,“我們中國人的生活也是這樣,只要運氣好,機會巧,一路順風,就可以由書記而主席,由馬弁而督辦,倘若獎券能夠中了頭彩,那末不但名流聞人,可以唾手而得,并且要做什么長或主任之類,也大是易事。所以我們中國人最注意的是天命……”
又云:“這有如人們對于生活的執著,無論如何非到絕望,不愿放棄生活的意志而自殺”。
徐志摩:麻將,鴉片,男女情愛
徐志摩對鴉片與麻將有過一番妙論。陳定山的《春申舊聞》中記載,徐志摩有一套哲學,是說:男女之間的情和愛是有區別的,丈夫絕對不能干涉妻子交朋友,何況鴉片煙榻,看似接近,只能談情,不能愛,所以男女之間最規矩最清白的是煙榻;最曖昧最嘈雜的是打牌。
海戈:勇于私斗的最好表現
海戈(原名張海平,民國文人)1934年9月在《人間世》發表《談麻將》一文,他指出,“四個人坐上桌子,搬莊,分籌碼,砌牌,擲骰子,這些繁文末節,往往很認真,但開頭總是客氣(自然,如張宗昌之流是夠不上打麻將的),謙和有禮;可是牌到手里,不是拚命在扼下家,——即是不讓坐在他的右方的人“吃牌”,就是極力在組織“和三番”,這是一種勇于私斗的最好的表現。”
潘光旦:最大特點各自為戰
著名優生學家和社會學家潘光旦認為,麻將的最大特點,是在其“各自為戰性”,而西洋游戲,如足球則注重一致行動,所以中國是“人自為戰之國,絕端個人主義之國”。
柏楊:麻將桌上看人品
柏楊認為,每個人的氣質和品德在牌桌上都會徹底曝光:“一個人的氣質平時很難看出來,一旦到了牌桌上,原形便畢露無遺。有些人贏得輸不得,三圈不和牌就怨天尤人。別人吃張,他不高興;別人碰張,他更發脾氣。一會怪椅子高,一會怪燈光暗,一會提醒人家不要老咳嗽好不好,咳嗽教人心煩。一會兒埋怨對方總是吸煙,不吸行不行?看能不能癮死。一會兒向下家瞪眼,你的尊腿不要伸那么長可以吧,這是打牌,不是伸腿比賽。一會兒又埋怨電扇吹得太大,誰不知道我有風濕病。”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