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有媒體報道廣東省政協委員質疑為何春晚節目中的廣東人形象這么差,廣東人上了春晚就變傻?據悉“禍端”緣于今年央視春晚小品《北京歡迎你》中,一對來自廣東的小夫妻在北京街頭走散后的“表演”。小品中把廣東人“埋汰”成普通話很爛、傻里傻氣、俗氣等不好形象。(《廣州日報》2月11日)
無獨有偶。據媒體報道,另一個央視春晚小品《不差錢》,包括主演趙本山也遭到了“炮轟”。因為小品中“不是精辟,是屁精”的一句臺詞,性學專家李銀河發“戰斗檄文”稱,趙本山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屁精是民間對同性戀的鄙稱,趙本山在春晚出現“粗鄙的謾罵是不應該的”,應該道歉。(《揚子晚報》2月11日)
嗚呼,先不說涉事小品編創演者會有何反應,聞聽此兩條消息,筆者倒真有姜昆、戴志誠央視春晚相聲的感覺——我有點暈!
聯想到日前巴蜀鬼才、劇作家魏明倫炮轟“《不差錢》,差道德”,及年初武大教授羅萍指歌曲《常回家看看》歧視女性等事件,圍繞春晚出現的這么多“是是非非”,除讓人忍俊不禁外,真是感慨萬端。拋開稍早前的“歌曲門”是非不議,僅就新近發生的春晚“小品門”事件,我們就不難發現,純粹是教授、專家鉆進牛角尖里,沒事找茬。
小品無非是予人一樂,在演員的“插科打諢”、“嬉笑怒罵”中,通過相互諷刺、抨擊、埋汰,逗人一樂,愉悅觀眾而已。若誰想靠小品開化、教導人,發人深省,那分明是胡扯,癡人說夢,自作多情。
況且,小品就是一種文藝表現形式。它不是教科書,不是歷史傳記,更不是政治宣言。何以要對人家諸多句臺詞中的一句抓住不放,以自己的“管窺之見”望文生義,給人扣“政治帽子”?不但可笑,說難聽點,實在無聊!難怪本山會客氣地回應:專家的研究太“偏”了!
對相聲、小品等文化開胃小菜,一定不要用大餐、正餐的標準去衡量、要求,更不能動不動便給人家安罪名、扣帽子。在惹是非之前,一定要先拍拍良心,我的說法客觀、公正、準確嗎?我背后代表了多少民意?我這樣“挑刺”是為了誰?如若不然,不但“挑刺”不成,弄不好還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反而連累了自己。
衷心希望我們的一些文藝批評者及愛批評文藝者,好好學習并深刻領會、理解“雙百”和“二為”方針,不要動不動便鉆進牛角尖里亂發牛脾氣。這樣做,只會讓人牽著牛鼻子、揚牛鞭、打牛蹄!在牛年大吉,奮蹄前進的日子里,何必總要自找麻煩,需要人家揚鞭催行呢?
谷木人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