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密集型”演員
一個人撐足全場達2小時以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一停頓或者材料不夠,就會立即造成冷場。“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平時只要一遇到好笑的事,就會馬上掏出筆記本,把笑話轉化成自己的語言記下來,”周立波對本刊記者說,“表演的時候很多東西就信手拈來,等于說我天天在彩排。”
他所謂的“自己的語言”與老百姓熟悉的話語體系相當貼近,自然容易得到市民的認可。在蘭心大劇院的頭炮打響后,周立波開始頻頻受到本地媒體的關注,劇院負責人更是欣喜地發現,市場一下子就接受了這種單人清口的演出形式,只要是周立波的場次就“完全不用擔心票務問題”。
雖然說主流觀眾仍然是熟悉自己的中老年人,但周立波的野心是更有消費能力的年輕白領一族。為了拓展觀眾面,周立波每天花4個小時上網,并慢慢在表演中加入一些網絡語言及流行的笑話。
就像國外評說新聞的脫口秀那樣,周立波也將緊密結合時事的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幾場表演過后,他把表演的主要內容定位在讀報和新聞盤點上。全年的海內外重大事件被他高度濃縮,并用上海方言和俏皮話進行表達,現場“笑”果出奇地好。
之后,他又搞春季盤點,并準備把“新聞盤點”發展成品牌節目。
周立波不僅總結時事,更試圖在其中加入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演員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舞臺上討好、迎合和仰視觀眾,另一種則是“用智慧帶領觀眾”,“像智者一樣站在臺上,跟他們分享人生的道理。”
他給自己定位在后者,他認為,“一個人在臺上裝瘋賣傻的話,現代的觀眾是不會喜歡的。創意和胡鬧是兩碼事,親民不等同于裝弱智。”
如何成為舞臺上的智者?周立波給出的答案是:“我想成為有知識的人。”他對本刊記者表示,“海派清口的支撐點在于龐大的知識結構。”
周自稱對邏輯學小有研究,經常能把包袱按照一定的邏輯解構成很多個“笑”點,使觀眾不間斷地發笑;他對數據很敏感,經常在表演中羅列出很精確的數據;他有很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在研究話題的過程中注重將整個背景研究透徹。
2008年11月16日,上海理財博覽會邀請周立波做一次表演。在波特曼商城劇院,他對著臺下的金融界精英大談股票、財經和次貸危機。他對他們說,“股市沒有專家,只有輸家和贏家。”
“看到一個滑稽演員能拿金融界的人開涮,臺下都懵掉了。”周立波得意地回憶說,“對于金融危機,我相信我的研究水平不會比任何一個專家遜色。”
周立波的下一個表演主題將是結合解放六十周年的《笑侃大上海》,盡管首演在5月,可這一專場前三天的門票已經售罄。
再下一步,周立波甚至有意進軍上海大舞臺和國際體操中心這樣近萬人的表演場所,籌備“海派清口演唱會”;而他演出的音像帶、連環畫、書籍、公仔等一系列衍生產品也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 ★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