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漫要想有底氣與“奧特曼”叫板,必須克服動漫創作思維陳舊、產業鏈條不完整、人才結構不科學等問題,查漏補缺。
被寄予厚望但仍步履蹣跚的動漫產業,因溫家寶總理考察湖北動畫企業而再次引起關注,溫總理坦言,自己的孫子也喜歡看動畫片,但“動不動就是奧特曼”。他強調,“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動漫產業”。
中國動漫也曾風光無限。凝結了中國山水畫藝術的動畫片《鐵扇公主》,名列世界電影史上第四部大型動畫藝術片,“日本動漫之神”手塚治蟲正是看了《鐵扇公主》后受到啟發而棄醫從畫。《大鬧天宮》也屢屢斬獲國際獎項。尤其是中國的水墨動畫,堪稱一絕。
但時過境遷,如今的中國動漫市場已是日美動漫的天下。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占60%,歐美占29%。好萊塢甚至以《花木蘭》、《功夫熊貓》這樣的“中國元素”電影,殺個“回馬槍”橫掃國內電影市場。當孩子們“動不動就是奧特曼”時,我們不禁要問,中國動漫的軟肋在哪里?
首先是動漫創作思維作繭自縛。日美動漫善于通過故事情景讓人去感受和認同一定的價值觀,而我們往往把動畫片看成是單純的美術或動畫藝術,不僅把動漫作為生硬的說教工具,還定位于少年兒童,可國際市場上動漫早已成人化了,如《超人》、《蜘蛛俠》老少咸宜。
其次是產業鏈不完整。日本動漫產業鏈條就十分完整:漫畫連載—單行本—電視劇—電影—影像制品—游戲、服裝、玩具等衍生品。美國一部投資4500萬美元的《獅子王》,其衍生產品收入高達20億美元。但我國的一些動畫制作和生產商一般都是靠播映來賺錢。而且國內約50%的企業都在搞“來料加工”。以《功夫熊貓》為例,該片25%的前期制作由中國的動畫公司完成,但據業內人士透露,為國外加工動畫片,每分鐘僅能收入三四千元,與《功夫熊貓》過億的國內票房相比,毛毛雨而已。
然后是人才結構問題。據統計,目前我國的職業漫畫家奇缺,而在日本,僅職業漫畫家就有3000多人,其他插畫家、自由漫畫家更是數以萬計;在美國,僅迪斯尼公司一家,員工就有12萬。雖然我國有上千所大學開辦了動畫、漫畫、游戲等相關專業,每年有數萬名畢業生,但原創人才稀少,而且過于重視繪畫和電腦技能,而相對忽視人文底蘊、藝術修養的培養。很難想象,在目前的動漫企業中,能有一批滿足《鐵扇公主》需要的中國山水繪畫藝術人才。
此外,還有資金吸引力不足、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各地動漫產業基地重復建設等問題,制約著中國動漫的“復興”。我們建立動漫基地、設立動畫專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延長國產動漫的播出時間……對國產動漫所投入的資源和熱情,不可謂不足。但是,想要對撼日美動漫,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從“奧特曼”拉回國產動漫,還需要我們查漏補缺,從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知識產權、產業規劃等多個方面出發,為國產動漫產業“復興”創造良好的環境,孕育出一個受眾廣泛的動漫文化,那個時候,國產動漫才能有底氣與“奧特曼”叫板。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