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各地“文化熱”撲面而來。但記者在采訪中看到,一些地方在打造文化品牌過程中缺少理性,顯得浮躁,容易進入“誤區”。有些地方不去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質和個性,打造真正符合自己區域身份的“文化品牌”,而是盲目追風、刻意模仿。
記者看到不同區域的文化品牌似乎都像用一個模子復制的,區域之間的文化差異 越來越模糊,諸如“山水城市”、“運河之都”、“溫泉之鄉”的稱號隨處可見。據了解,有十多個地方爭搶牛郎織女文化資源,三個地方爭奪女媧故鄉稱號,七八個城市爭辦諸葛亮節。文化品牌被十幾個地方爭搶的事情時有發生。
在同質化的博弈中,有些地方的文化生態遭到破壞,自己獨有的文化資源和特色丟失。名目繁多的大小“節慶”隨處可見,大同小異的“會展”比比皆是,相近相似的“文化產業園”相繼動工。以動漫產業為例,不少地方不惜花巨資打造各種動漫產業基地,各種動漫節、動漫展、動漫賽事此起彼伏,不經意間冒出30多個動漫產業園區、5400多家動漫機構。
地方特色是一個區域文化的靈魂,它既包含物質層面的、制度層面的,也包括精神層面的。青島之美在于海韻,義烏之美在于商風,西安之美在于古樸,成都之美在于閑適。這些城市的文化,都具有獨創性和不可復制性,是從本土獨有的文化內涵中精心提煉而成的?梢灶A測,缺少內涵和思想深度的“模仿品牌”,在同質化的惡性比拼中,興起得快,消失得也會很快。
怎樣才能在區域之間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記者認為,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實,以寬廣的視野和高端創意,準確為自己的區域定位,對本地區的未來發展進行前瞻性思考,從自身優勢出發,突出原創性,打造優勢和特色,切忌去“復制”別人。要讓“硬實力”和“軟實力”資源優勢實現最佳組合,根據自身的人文資源、經濟基礎,打造符合當地特色的“文化品牌”,為區域經濟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報記者 邢兆遠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