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偽命題、真炒作
《天天新報》于 2009年4月22日發表了該報記者朱淵《王立群為焚書坑儒翻案 魏明倫“坑誰都是暴行”》的文章。此文是典型的假新聞、偽命題、真炒作。
我認為:秦始皇活埋的是術士并非儒生,坑儒之說帶有放大和夸張的成份。試問《天天新報》,這就叫為秦始皇“焚書坑儒”翻案嗎?
《史記·儒林列傳》論及此事說:“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
《漢書·儒林傳》論及此事也說:“及至秦始皇兼天下,燔詩書,殺術士。”
東漢王符的《潛伏論·賢難》篇也稱:“此亡秦之所以誅偶語而坑術士也。”
可見,整個西漢的史學家與學者把秦始皇的“坑儒”稱為稱為(此處重復稱為,應為衍文。編者按)“坑術士”。
漢代文人對秦始皇的評價最為嚴厲,但是,司馬遷、班固、王充一致稱后世廣泛流傳的“坑儒”是“坑術士”,按照《天天新報》的說法,司馬遷、班固、王充都是為秦始皇的“坑儒”翻案,這說得過去嗎?
所以,《天天新報》認為把“坑儒”改為“坑術士”是為秦始皇“焚書坑儒”翻案是假新聞。此說講了兩千多年了,還能叫新聞嗎?如果這叫新聞,只能是假新聞!
對于一個稍有歷史常識的人,不要說讀一讀《史記》《漢書》了,但凡翻翻《史記》、《漢書》的人都不會對“坑術士”感到陌生;堂堂大報,竟然將此曲解為“為秦始皇焚書坑儒翻案”,我只能驚訝:《天天新報》竟然無人翻過《史記》、《漢書》,否則,何必造此假新聞呢?
秦始皇殺的是“術士”還是“儒”,只關乎到殺的對象是誰,絲毫不涉及殺人是暴行還是仁德。因此,《天天新報》把我講的“坑殺對象是誰”偷換成“殺誰都是暴行”是標準的偽命題!我在書中寫到:
秦始皇不論以什么為理由殺戮四百六十人,不論人數是否為四百六十,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都是一個能哭能笑能跑能跳的人。秦始皇為這些人定罪只是勝利者的正義而不是正義的勝利。
試問《天天新報》的大人們,讀過這些文字嗎?翻過這些文字嗎?既不讀,也不看,斷章取義,混淆視聽,制造假新聞,炮制偽命題,《天天新報》無非是借此炒作自己嘛!
如果《天天新聞》(聞當為報。編者按)的炮制者沒有時間讀書,我可以告訴你們:這段話在我的《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下冊第90頁。請擅長炮制假新聞的《天天新報》讀讀相關章節再發表高見,這樣,造假的水平也會高一些。否則,實在對不起花錢買報的讀者!
偷換概念,栽贓陷害,無限上綱,加害他人,是不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暴行”呢?媒體連起碼的邏輯都不講,把“殺的對象是誰”與“對殺人的評價”混為一談,這是不是濫施“暴行”呢?我就是一位“普通教師”啊,與堂堂劇協副主席這樣的“高干”差別極大。“坑”了我,只能算是殺了一介草民;“坑”了中國劇協某副主度(度應為席。編者按),那問題大了,那叫殺害我黨我軍的高級干部。
“術士”是方術之士,“儒生”是儒家士人,這兩個概念有聯系也有區別。“術士”也讀儒家經典,但是,“術士”更多是精通方術,并不是純儒。既然“儒”中有“術士”,我為什么主張用“術士”而不用“儒”呢?
“坑術士”比“坑儒”之說出現得早。“焚書坑儒”最早出現在東漢衛宏作《古文尚書序》中:“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學士逃難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
我們講的秦始皇“坑術士”是據《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是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的依據。但是,東漢人衛宏記載的焚書事件和《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的大相徑庭:
秦始皇將古文字改為小篆和秦隸,擔心天下讀書人不服從。于是,召集天下的讀書人到京城,先封為“郎”(侍從)。再秘密派人在驪山有溫泉的地方種瓜。由于地下溫暖,冬天長出了瓜,這在秦代沒有塑料大棚的情況下是一大奇聞。秦始皇借機詔天下博士討論冬天長瓜一事,博士們議論紛紛,爭執不下,秦始皇派博士們前往驪山實地考察。當博士們在驪山山谷的一塊瓜地實地考察之時,秦始皇暗令從山上往谷中填土,七百多位博士全部活埋于驪山山谷之中。這不是衛宏記載的“坑儒”新說。衛宏的原文是:
秦改古文以為篆隸,國人多誹謗。秦患天下不從,而召諸生至者皆拜為郎,凡七百人。又密令冬月種瓜于驪山硎谷之中溫處,瓜實,乃使人上書曰:瓜冬有實,有詔天下博士諸生說之,人人各異,則皆使往視之,而為伏機。諸生方相論難,因發機從上填之以土,皆終命也。
衛宏說出現得很晚,而且衛宏又沒有交代史料來源,因此,衛宏說極不可信。所以,衛宏提出的“坑儒”說最好不用,在此新說基礎上產生的“焚書坑儒”也最好不用。
再者,“坑術士”可以避免誤讀。秦代的“儒”包含了術士,但是,后世人們理解的“儒”已經與秦代的“儒”差別很大。此“儒”非彼“儒”。后世之“儒”,特別是漢武帝之后,“儒”更多地被理解為“儒家”、“儒生”。后世不少使用“焚書坑儒”一詞者十有八九都將其理解為秦始皇殺儒生、滅儒學(當然,我們的全國劇協某副主席不會有此誤讀!)。為了避免這類誤讀,最好將“坑儒”改成更為準確的“坑術士”,何況這不是我的創造(別太抬舉我),而是司馬遷、班固、王充的等西漢學者共同的說法,我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如果要批“坑術士”,先批司馬遷,再批班固,三批王充,我愿陪斗!
最后,爆料一點“百家講壇”的消息。為了配合央視每年一度的“文化遺產宣傳月”,“百家講壇”今年錄制了一組有關巴蜀大地古跡的專題節目:三星堆,金沙,杜甫草堂,武侯祠等,而且,所請的主講人幾乎全是“巴蜀人才”,但是,沒有“巴蜀鬼才”,畢竟講壇對“人”與“鬼”還是區分得很清的。
王立群
(原載于王立群博客2009-04-23)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