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視角更逼近“南京”真相
周南焱
正在上映的《南京!南京!》和即將上映的《拉貝日記》成為近期影市的焦點,這兩部以不同視角反映“南京”題材的故事片,引發觀眾的爭議勢所難免。前者以中國人和日本人的視角為主,后者采取了拉貝等歐美人的視角,哪一種視角更公正、客觀,更為接近“南京”真相?不同觀眾自有不同見解。在商業娛樂片盛行的今天,這是兩部值得尊重的嚴肅主題影片,兩片各有新意,也因視角迥異帶來各自的缺憾。
在反映大屠殺題材的影片中,《辛德勒的名單》被譽為最佳之作。加害者、被害者和拯救者三方的形象在片中都表現得非常飽滿有力,對戰爭和人性的刻畫真實而震撼。在《南京!南京!》和《拉貝日記》中,也涉及到加害者、被害者和拯救者,但兩片各有偏重,沒有像《辛德勒的名單》那樣塑造出三方完整立體的形象,因而也引起觀眾不同程度的質疑。
陸川在《南京!南京!》中主要關注加害者和被害者,以日本士兵角川的視角貫穿全片始終,這是該片新穎獨到之處。以往影視劇中的日軍形象過于臉譜化,此片通過角川揭示出戰爭中的人性之殤。但這個角色在日軍中頗顯異類,屬于一個厭戰者,并不具有普遍性。影片并沒有對日軍在南京駭人暴行的深層原因加以挖掘,也未能表現出戰爭機器對日軍人性的普遍扭曲。與角川的視角相對應,電影里中國人的抵抗形象也各不相同,但因戲份分散而顯得單薄。片中的拉貝更顯軟弱無能,拯救者形象蕩然無存,這也有失史實公允。
從日本士兵視角來看南京大屠殺,陸川這種跨文化以求溝通的勇氣足堪敬佩。但跨文化的結果仍然不盡如人意,中日民族文化心理的隔閡并非簡單地用“人性”所能闡釋。《拉貝日記》的德國導演佛倫堡格同樣遇到跨文化的障礙,影片表現拯救者拉貝等外國人的形象較為裕如,但對加害者日軍和被害者中國人的藝術塑造顯得頗為造作,有裹足難行之感。尤其是影片結尾南京難民送別拉貝的場面,如同歡送領導視察,顯現出編劇的僵硬,未能將結尾推至情感高潮。佛倫堡格也自稱對其時的中國人存有文化隔膜。
德國思想家阿多諾曾有名言:“奧斯威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寫詩也可指藝術創作,因為再高明的藝術,也不可能替代真實的苦難。對于南京大屠殺事件本身來說,它是一片永遠無法被照亮的黑暗。拍“南京”故事片是不是野蠻的?也許我們不該抱著苛求的態度加以挑剔,對于這兩部影片,能讓我們記住歷史并獲得感動、反思就夠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