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不完的話題故事:從《我要當明星》到《為什么呢》
◎在這樣的“話題”啟動下, 小沈陽不僅成了新聞媒體在春晚報道上追逐的“賣點”,更成了廣大電視觀眾期待的“新勢力”和“新符號”的代表。
2009年的春晚后,馬季的兒子——資深節目主持人馬東也更出名了。盡管他表演的“五官新說”并沒有獲得多少掌聲,但央視主持人董卿的一句口誤,把他介紹成“馬先生的兒子馬季”,使他和董卿同時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在這個互聯網已把人人都打造成“事件營銷”載體的當下,央視主持人的一個口誤都會把一個明星推向輿論高峰, 更何況是央視對一個年輕演員的三次“不放棄”偏又不三次“不拋棄”呢?
這是小沈陽初入2008年央視春晚劇組時《新文化報》上一則報道的開頭——
每年春晚,觀眾都期待趙本山的小品,但今年,情況有了微妙變化。趙本山得意弟子小沈陽,可能將搶去趙本山的風頭。小沈陽的《我要當明星》在春晚的審查中格外突出,成了一匹脫穎而出的黑馬,被大家叫好。“這是為什么呢?”小沈陽的這句臺詞,已成了春晚劇組內部的流行語……
無須把內容繼續看完,相信讀者的胃口已被吊得老高:趙本山的得意門生,春晚“黑馬”,內部流行語——這些新聞元素一糅合,一個幾乎想不紅都不行的小沈陽形象呼之欲出。趙本山在接受專訪時也一再表示“我也反復提醒他,如果這次真的上了春晚,一夜紅了,但你做人的本分絕對不能變”——這哪是提醒小沈陽,分明是在“暗示”全國人民 ——小沈陽肯定一夜走紅的,等著瞧吧!
在這樣的“話題”啟動下, 小沈陽不僅成了新聞媒體在春晚報道上追逐的“賣點”,更成了廣大電視觀眾期待的“新勢力”和“新符號”的代表。
所以,當央視第一次以主題不符刷掉小沈陽時,坊間不僅不去關心小沈陽作品的質量到底如何,而是幾乎一邊倒地批評央視這是在拒絕自我創新和自我進化。“如果一個堂堂的中央級電視臺,連最淳樸、最民間的東西都不去珍惜,又何以為廣大電視觀眾提供更好的節目?”這種“最淳樸、最民間”的“道德標簽”更具口號和鼓動意義,使得小沈陽的“事件營銷”再次升級。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