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華:父親是我這位教師成長路上的良師
小時候,陳偉華心中有一個夢,那就是長大后當人民教師,她曾多次在作文中把當教師作為自己的志愿。當年,在中國公映的蘇聯影片《鄉村女教師》讓她百看不厭。她喜歡這部電影,喜歡瓦爾瓦拉,喜歡當老師。
“文革”時,父親陳云受到沖擊,母親于若木獨自一人去了湖南的“五七干校”,哥哥、姐姐、妹妹也先后被學校和單位分配到了外地,只有陳偉華和上初中的弟弟留在了北京。1966年,陳偉華在北京師大女附中念完高中,正要考大學時,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于是畢業后又在校參加“文革”中一些所謂活動。當時,她的父親陳云被戴上“右傾機會主義者”的帽子。1968年,同學們陸繼奔赴工作崗位時,陳偉華同樣面臨尋找自己的路。她好不容易才被預分配到豐臺區的一所學校工作,可那里的干部在調閱學生檔案時,發現陳偉華就是主張“包產到戶”的陳云的女兒,于是只好表示遺憾,不敢接受這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后來,陳偉華幾經努力才被分配到北京懷柔縣當了一名鄉村小學教師。
1977年,全國恢復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制度。陳云聽到消息后很高興,囑咐夫人于若木迅速通知女兒陳偉華。陳偉華聽后,與父母一樣高興得不得了。艱苦的努力加上原來較好的學習基礎,陳偉華終于如愿以償地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后來,陳偉華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北師大實驗中學,成為一名歷史教師。父親知道女兒又當上中學教師后,非常高興,專門把她叫到身邊,詳細詢問了回到學校后的各種情況,鼓勵她好好工作,當一名好教師。
陳云以自己的言行、品格耳濡目染地影響著他的兒女們。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女兒陳偉華便會憶及自己的父親,想起童年與父親相處的情景:父親很忙,沒有多少時間能和孩子在一起。有一回,陳偉華從托兒所回來,不吃飯,見到父親扭頭就跑,因為她對父親很“陌生”。大些了,陳偉華記得父親了。每次見面,父親總笑瞇瞇地講子女小時候的事,有時把她拉到懷里,親她,并問“扎不扎?”陳偉華咯咯地笑了:“不扎!”父親也哈哈地笑了。至今,當年那被“扎”的感覺似乎還留在陳偉華的臉上。
(《黨史文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