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失敗的張愛玲——我看《小團圓》
1958年上半年,《今生今世》上卷出版,胡蘭成寄了一冊給張愛玲。彼時的張愛玲剛到美國不久,漂泊著,看到胡蘭成借著自己來抬高他,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卻仍然壓抑自己的情緒,回了一封不動聲色的信。正如她后來所說的,她從未對胡蘭成出“惡聲”。
在此的十年前,張愛玲還是一個為愛癡狂的少年女子,1947年6月10日,她給胡蘭成寫了一封著名的絕交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迸c這封信一起寄的,還有張愛玲寫的電影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的稿酬30萬元。
可以說,張愛玲這一個華麗的轉身,打動了后世的不知多少文藝男女。如果張愛玲能一輩子都保持著這樣一個驕傲的姿勢,忠于自己的內心,一旦不愛了,便不再糾纏。那么,她將會成為一個被神話的傳奇。
在胡蘭成的《今生今世》里,有對張愛玲最為拔高的評價“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而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慈悲只局限于30歲之前。1952年,30歲的張愛玲輾轉至香港,在一個新聞中心做翻譯。快節奏的物質生活,讓她的人生觀發生了較大變化。內心里保存完整的那份感情,在她自己的感覺里一點點褪色。十年前那卓絕轉身的優雅不見了,替代的是對過去自己癡傻的后悔。那個男人并不值得自己如此專情。
就像當年穿著一身繼母不合身的衣服留下了陰影一般,胡蘭成,成了張愛玲那身不合身旗袍上的米粒子,需要低下頭竭力彈去。正是在這樣一個讓她感覺后悔的時刻,胡蘭成從香港寄來了《今生今世》的上卷,雖然文字里盡是些好話,但這已經傷害了張愛玲,因為,那些私密的話語在特定的環境里說出來,帶著難以示人的體溫。如今,被胡蘭成掛著鞭炮渲染出來,每每想來,張愛玲都會覺得這是一件頂頂丟人的事情。
大約是從這個時候起,張愛玲便開始構思起《小團圓》,這在她與宋淇的通信里,也可以看出一二:“我寫《小團圓》并不是為了發泄出氣,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胡蘭成,這個從身體到語言都已經被張愛玲消化過的漢奸,自然是張愛玲最為熟悉的材料。如果閱讀過胡蘭成的《今生今世》,那么再來對比閱讀《小團圓》,就會發現,胡蘭成所寫的所有情節,皆有其事實。張愛玲用自己的筆為胡蘭成伸了冤,胡蘭成并沒有意淫張愛玲,而不過是在一個不合適的時機,消費了張愛玲而已。
從小說的角度來說,《小團圓》是一部失敗之作,已經50多歲的張愛玲,寫過多部長篇小說的張愛玲,在寫作自傳體小說時,竟然不懂得詳略得當,結構臃腫得讓人困盹不說,對語言辭藻的嗜好一點不減當年。如果不是以前就寫好,那么張愛玲的這篇文字簡直是重回上世紀40年代,張愛玲幾乎用自己過去的腔調,講述自己過去的一段經歷。身世也罷、愛情也罷,都不過是一個蒼白的姿勢。
但不論如何,張愛玲在公眾生活里,卻始終沒有撕下自己偽裝的面孔,不管在內心里如何掙扎,如何在書信里惡意地嘲諷胡氏,但她畢竟沒有連載出版此小說。在晚年的時候,甚至想銷毀《小團圓》,以示自己從被胡蘭成的傷害里解脫了。斯人已逝,恨便也減半。
若是張在有生之年,出版這部作品,那么,她便是失敗了。她就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當所有人都已經忘記了的時候,她竟然還在多年以后,證明自己當初可以做好這件事情。好在,這本書是她逝世后出版,翻讀這本書,我覺得,張愛玲,你差一些就失敗了。
作者:趙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