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榮和發(fā)達的年代,當我們面對著經濟利益、學術不端、甚至是學術交易的誘惑之時,對大師的追憶、懷念和學習能否在每個知識分子的內心產生某種共鳴?
7月11日,98歲高齡的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辭世了。
國有一老,如有一寶。季羨林先生因為他的國學學養(yǎng)和真誠人格,在學術界受到廣泛的尊重,如今他駕鶴西去,是中國學術界的一大損失。
我們曾經有許多次機會向季老表達我們的敬意,我們也確實在許多場合向這位大師表達過敬意。但是當季羨林先生真的告別我們的時候,這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我們甚至會懷疑我們曾經表達敬意的真誠,以及老人接受敬意時的心情;我們也會忐忑地想起老人面對晚輩做的錯事和傻事,滿臉寬容背后的無奈。此刻,我們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追憶、懷念和學習。
我們追憶季羨林先生,實際上是在追憶一個大師輩起的年代。人們往往用自身的勤勉來作為成長的理由;但是有的時候,環(huán)境能夠決定給予人們更多成為大師的機會。這種環(huán)境并不能簡單的用貧窮或者富裕來概括。大師輩起的年代,是一個充滿問題的年代,也是一個尊重知識、寬容“異端”、追求平等的年代。自20世紀初開始,中國知識界在不斷與歷史爭奪這種機遇。而令我們景仰的學術大師們,恰恰就產生于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中。
我們懷念季羨林先生,實際上是懷念一個“以學術為業(yè)”的群體。無論陳寅恪、傅斯年,還是錢鐘書、季羨林,這個群體中每一個人都是以一種偶然出現(xiàn),而走向一種必然。馬克斯·韋伯說,在失去了神圣性和價值統(tǒng)一性的世界上,以學術為業(y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夠獨立的思考。當然,所有的獨立思考都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冷靜的觀察。今天的多元化社會,鑄造著多元化的個人,終生以學術為業(yè),并且能從其中找到樂趣和力量的人恐怕已經不多了。
我們學習季羨林先生,實際上是學習一種獨立、自尊、誠實和執(zhí)著的品行。無論在“文革”年代、在改革開放中、還是功成名就的晚年,季羨林都在不斷向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反思;無論在佛學、梵文還是宗教的學術領域,季羨林都在將一個問題執(zhí)著地研究到底。這是知識分子難能可貴的一種品行,也是一種有現(xiàn)實意義的品行。尤其在當代中國,象牙塔中也不平靜。商業(yè)主義和權力文化空前做大、浮躁悸動的情緒蔓延,季羨林先生用他自己的言行給我們提出了汗顏的問題。
追憶是為了記錄,懷念是為了尋找,學習是為了再造。中國的知識分子其實很簡單,他們已經放棄了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歷史自覺,僅僅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象牙塔中傳道授業(yè)。但是知識分子又很重要,因為他們是創(chuàng)造文化、重建價值的一個群體,也能夠引導人們的認知和行為,制定對話和交流的規(guī)則。
在繁榮和發(fā)達的年代,當我們面對著經濟利益、學術不端、甚至是學術交易的誘惑之時,對大師的追憶、懷念和學習能否在每個知識分子的內心產生某種共鳴?而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是否能夠永遠成為這個社會的最高行為規(guī)范?
季羨林先生走了。大師難再,修齊治平恐成絕響;后生可畏,慎篤勤溫似已惘然。
□周慶安(清華大學教師)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