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9日上午,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東禮堂舉行,萬余名各界群眾前來為季羨林大師送行。 季羨林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09年7月11日上午9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中新社發 玉龍 攝
中新社發 玉龍 攝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九日電 (記者 馬海燕)北大資深教授季羨林的遺體告別儀式今日上午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由于一早聚集的吊唁人數眾多,原定十點才對外開放的告別儀式提前到九點,持續了兩個小時,送別者近萬。
靈堂外懸掛的巨幅挽聯是:文望起齊魯,通華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德譽貽天地,辭大師辭泰斗辭國寶,大名無名,性存淡泊歸未名。靈堂內季羨林遺體著中山裝,身蓋中國共產黨黨旗,巨幅遺像下擺放著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敬獻的花圈。
記者在“季羨林先生生平”中看到,對他生前身份介紹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國際著名東方學家、印度學家、梵語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教育家。其中沒有用人們習慣用的“國學大師”稱謂。
很多來吊唁的普通民眾甚至北大師生都表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季老,今天不僅是為了“送別”,更是珍惜這唯一見面的機會。由于年近百歲身體不適,季羨林多年來已經很少參加公開活動,并且居住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的高干病區,普通人很難見到。今天直到中午靈堂關閉遺體送去火化,還有很多遠道而來者陸續到達,為沒有趕上最后的機會見季羨林一面而惋惜。
一位北京大學的研究生告訴記者,他雖然沒有見過季羨林,但是很早就讀過他的傳記和散文,雖然他自己是學理工科的,不懂季老的學問著作,但是對季老豐富曲折的經歷和高尚品德非常敬重,他認為季羨林是中國傳統文化“忠孝仁義”的體現者和傳播者。
眾多媒體人在靈堂前圍堵季羨林的親屬和生前身邊工作人員,追問字畫流失、父子關系、遺產分配等問題。一位經過的北大學生表示,先生尸骨未寒,這么多人就在靈堂外糾纏這些事,悲痛之余頗感心寒。(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