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是公元七世紀(唐朝初年)我國藏族建立的政權(quán),在今西藏地區(qū),強盛時勢力達西域、河隴。九世紀中葉該政權(quán)崩潰,宋、元、明史籍仍延稱青藏高原為吐蕃。《現(xiàn)代漢語詞典》注音tǔfān(土翻)。這種注音有待商榷。
北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吐蕃傳》:“吐蕃本西羌屬。蕃、發(fā)聲近。”說明唐宋時期蕃、發(fā)二字諧音。北宋丁度等《集韻》:“發(fā),北末切,入末。”可見“發(fā)”讀如撥,是入聲字。《周禮·考工記·弓人》:“居干之道,菑栗不迆,則弓不發(fā)。”清人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周官下》:“發(fā)當讀為撥。”由于普通話里入聲已消失,本來是入聲字的撥也成了平聲字,所以吐蕃的“蕃”應(yīng)該讀bō(撥)。《辭海》、《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也是這么注音的。西洋人至今將我國西藏稱作Tibet,而不是Tifɑn,也可作為“蕃”不讀翻的佐證。
將吐蕃注音為tǔfān,也許是因為吐蕃在古籍中有時寫作“吐番”的緣故。然而在古代,“番”作傳播解時,讀撥;形容勇武的詞語“番番”讀撥撥。因此即便是吐番,也應(yīng)該讀tǔbō(土撥)。
邏些是吐蕃的都城。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吐蕃傳上》曰:“其國都城號為邏些城。”中央電視臺已故播音員羅京先生有一次介紹吐蕃,將邏些讀作luóxiē(羅歇)。邏些是唐朝時藏語的音譯,有時寫作“邏娑”。可見“些”、“娑”同音。“娑”字如何讀?有人會不假思索地讀suō(梭),因為婆娑一詞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原產(chǎn)印度的娑羅樹,梵文為sālɑ,音譯為娑羅,可見娑當時讀撒,羅當時讀拉。今西安碑林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為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碑刻,記唐太宗時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傳入中國并在長安建寺傳教之事。碑下和兩側(cè)有古敘利亞文刻辭。該刻辭述及地名Sɑrɑɡ,中文音譯為娑羅誐。這是“娑”讀撒,“羅”讀拉的又一例證。既然邏些有時寫作邏娑,那么邏些就應(yīng)該讀luósā(羅撒)或者lāsā(拉撒),也就是今天的拉薩。
梵文為印度古文字。在2009年7月15日晚中央電視臺《藝術(shù)人生》節(jié)目中,主持人朱軍先生介紹季羨林先生的學(xué)術(shù)成就時,將梵文讀作fánwén(凡文)。北宋陳彭年等人編纂的韻書《廣韻》指出:“梵,扶泛切,去梵。”可見“梵”讀fàn(范),是去聲字。今天所有工具書的注音也都是fàn(范)。由于佛經(jīng)原用梵文寫成,所以凡與佛家有關(guān)的事物,皆冠以梵。如:梵宇(佛寺)、梵室(佛殿)、梵坊(僧舍)、梵服(袈裟)、梵鐘(廟里大鐘)、梵樂(佛教音樂)、梵本(佛經(jīng)原本)、梵剎(原指佛土,后為寺院之美稱)等。這些“梵”都讀fàn(范)。
饒少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