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名高天下,何必辯安陸江油
“湖北安陸自稱李白故里,四川江油要求停止侵權”。據報道,事件起因是安陸的一則宣傳廣告中有“李白故里”字樣,引起了“有充分的史料佐證李白出生于江油”的江油市的不滿,且已經“對其侵權提出交涉,并不排除最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城市名譽權的可能性。
這一事件,表面上看起來煞有介事,但細想起來,卻只能讓人搖頭嘆息。因為江油的態度表明,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官員用經濟人理性看待包括文化遺產在內的一切事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成自然的痼疾,大家只知道靠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賺錢發財,但對如何繼承并發揚光大老祖宗的文化遺產,卻不甚了了,甚至還要做一些完全相反的事。
試問,即便江油真的是李白出生的地方,難道就能擁有“李白故里”的壟斷權嗎?所謂“故里”,無非就是居住過的地方,住上一天,也可以說是故里,何況我們的詩仙曾經在安陸生活過10年,并在這里結了婚,這在李白不斷漫游的一生中,應該算是時間最長的“定居”了,說是“李白故里”,何錯之有?江油的官員如果真的像他們聲稱的那樣熱愛李白,那就應該鼓勵大家也到安陸去看一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試圖用“法律”手段阻止安陸的宣傳。況且,盡管江油信心滿滿,但人們似乎也不難拿出“充分的史料佐證”李白并非出生于江油,而是出生于中亞細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倘若吉國有關方面決定跟江油打一場國際官司,江油又情何以堪?
市場經濟時代,利益要獨攬,這可以理解,但文化要共享,尤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繼承并將其發揚光大的義務。如果兩者發生矛盾怎么辦?則利益要讓位,文化要優先。這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 經濟是一時的,文化則是永恒的,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清人趙翼云:“李杜詩篇萬古傳”,今天我們都記得李白,并且為我們的民族能夠產生這樣偉大的詩人而驕傲,但誰還記得當年江油、安陸的GDP是多少來著?
李白生活在盛唐,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博愛情懷,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表現出了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構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同為大詩人的杜甫贊揚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面對這樣一位先輩,如果我們只知道靠他的名氣賺點旅游收入,則他的在天之靈有知,會不會又要感嘆“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呢?
據說,河南南陽、湖北襄陽兩地曾對誰是諸葛亮的隱居地多有爭議,清代咸豐年間,身為襄陽人,又任南陽知府的顧嘉衡便寫了這樣一副對聯:“心在朝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有何辯襄陽南陽”,從而化解了糾紛,今天的市長們,不能連古代知府的胸襟都不如吧?
□郭松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