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媒體如何在國際社會爭取“話語權”
作者:梁源法(法國《歐洲時報》總編輯)
要在國際社會爭取“話語權”,是目前中國大陸一個時髦的詞句。這次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專題中,也將“如何打造華文媒體的國際話語權”列入其中。我在海外從事華文媒體工作20多年,對于華文媒體如何在當地的主流社會爭取“話語權”,多少有點體會和想法,乘這次論壇召開之機,愿意談談這個話題,就教于各位專家與同行。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海外華文媒體從業員,當初創辦華文媒體時,主要的目的還是以服務華僑華人讀者和華人社會為出發點的。至于要在國際社會爭取“話語權”,則可能考慮得不是很多。時代不同了,海外華文媒體除了服務華僑華人社會之外,在當地如何為華僑華人爭取合法權利發出聲音,同時客觀、公正地介紹中國的歷史與現狀,在國際社會爭取應有的“話語權”,也是廣大海外華文媒體一個義不容辭的任務。這些都是擺在海外華文媒體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現在,在歐洲已經有了不少的華文報刊,中國大陸的“長城平臺”有14個中國電視頻道,包括“鳳凰衛視”,主要的讀者與觀眾還是以歐洲的華僑華人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再以更多的華語為主的中國大陸報刊和電視、電臺“走出去”,就沒有多少意思了!爸醒腚娨暸_”開設了一個英語臺和一個法語臺,一些地方臺也增加了英語節目,這些都是“走出去”的很好嘗試。只是一些法國朋友反映,法語電視臺的節目主播人員的形象和發音有待改進與提高。只要節目辦得好,慢慢總會吸引一些當地主流社會的觀眾的。這個路子堅持走下去,我相信是會有收效的。
前幾年開始,西班牙的華語報紙《歐華報》創辦了西班牙語版,取名《EL MANDARIN》,以客觀、公正地介紹中國歷史與現狀為主,免費發行,已堅持了近4年。雖然辦報不容易,但多少在主流社會爭取了一些“話語權”,F在,歐洲有些華語報刊也開始嘗試,每期在出版物中,加一些當地語言的版面,主要是為不懂中文的華裔后代和主流社會人士閱讀的。通過這種方式,向主流社會人士介紹華人社會和中國的現狀,無疑也是一種在主流社會爭取“話語權”的好辦法。再如《歐洲時報》2005年與法國最大的雜志《巴黎競賽報》合作推出了一本精美的法語版《巴黎競賽報·中國?,走上法國報亭,每期發行達12萬份,受到主流社會讀者的好評。前后出版了7期,只是后來廣告量不足而無奈停刊了,實為可惜。但這種嘗試卻是難能可貴的。
2009年5月,法國最高視聽委員會正式批準法國部分華僑華人集資成立的“歐洲華語廣播電臺”,如果進展順利,可望于2010年春節前正式開播。起播后的“歐洲華語廣播電臺”,將以華、法雙語逐步實行24小時播出。這個電臺的成立將為海外華文媒體在主流社會爭取“話語權”創造一個很好的平臺。
我認為,以中國目前的國力和在國際上的地位,中國媒體(包括眾多的海外華文媒體)“走出去”是對的,要在國際社會爭取“話語權”是理所當然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關鍵是怎么“走”,怎么去“爭取”。即使解決了語言問題后,還有一個報道方式方法問題。辦媒體,總希望有人看,有人聽。如果你辦的媒體是希望更多的當地主流社會的讀者和聽眾,那么,首先你就要了解和懂得他們的語言習慣與思維方式,了解他們對哪些方面的內容感興趣。
要說到華文媒體在國際社會爭取“話語權”,在目前的情況下,還是想辦法讓中國大陸的媒體“走出去”,當主力。在這個過程中,海外的華文媒體利用她們熟悉當地環境的優勢,可以起協助與合作的作用。限于現在的實際條件,如果單靠海外的華文媒體在國際上爭取“話語權”,無論其經濟實力還是影響力,都很難在短時期內收到大的成效。
但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海外華文媒體除了更好地服務當地的華人社會外,如何向國際社會客觀、公正和及時地介紹中國,同樣是一項義不容辭的任務。這既是廣大海外華文媒體從業員民族情感的一種寄托,也是身為炎黃子孫的一個責任。有富強起來了的偉大中國這個靠山,有中國國內強大的媒體和專業人材,我們相信,集思廣義,加強合作,找出行之有效的辦法,讓海外華文媒體在國際社會爭取一定的“話語權”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