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品背后的大演變
出國,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早已不是望塵莫及。步入寬敞明亮的候機大廳,回國的提包里裝滿了各種各樣饋贈親友的禮物……誰又能想到,現代的候機大廳,還有那些五花八門的物品,都是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才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從“大篷車”到現代航站樓
曾在北京機場工作的老海關高文兆告訴記者,1953年他第一次在旅檢查驗,是在一個活動的木板房中完成的。用鐵架搭起的圓頂木板房很像是印度電影《大篷車》中的那個大篷車,只是沒有轱轆。由于機場到市區交通不便,每一兩周關員們才能回到城里的家中住一天。
在首都機場海關工作了30年的韓鳳祥談起1978年剛工作時的情況還記憶猶新。“當時我們和邊防、民航兩個單位在一個小候機樓里辦公,可屬于海關旅檢現場的地方不過十平方米!”
韓鳳祥說起的小候機樓是1958年才建成的,其標志著北京首都機場的正式啟用。當時候機樓總面積才一萬多平方米,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僅為240人。1980年,一號航站樓落成,幾萬平方米的候機樓成為北京乃至全國最壯觀的建筑之一。如今,全球最大的單體航站樓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已成為北京迎接國內外賓客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說起首都機場海關旅檢現場這幾十年的變化,老韓只用了四個字“翻天覆地”。
從紅燒肉到獵隼
回國人員的行李總是最先透露出外部世界的最新信息。
上世紀50年代初,國內物資奇缺,華僑和港澳同胞回鄉的時候,面粉、大米、衣料什么都帶,甚至有的港客帶著剛煮好的紅燒肉從羅湖海關過關。高文兆回憶說,50年代海關查驗最多的是鋼筆,因為那時鋼筆屬于必須要申報的物品。
“當時從澳門通關的旅客,會見內地親屬,糧食和副食品免稅3公斤、征稅5公斤;探望邊民,免稅只有兩公斤、征稅限于3公斤。”拱北海關的郭蕾還清楚地記得30年前她剛上班時海關對旅客的驗放標準。當時糧食和副食品以及日用品是進境人員經常攜帶的。
而今,我們幾乎每天都看到這樣的新聞出現在《中國海關互聯網站》上:深圳海關查獲旅客違規攜帶浪琴表八塊,價值76.8萬元;北京海關從一旅客的行李箱中查獲象牙手鐲等276件象牙制品;寧波海關繳獲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獵隼30只……
時過境遷,斗轉星移。進境攜帶“紅燒肉”早已成為歷史。然而國內外差價的暴利驅使走私者置國法于不顧,走私與反走私的較量從未停止。
從改錐到全能科技裝備
1978年冬天的一個傍晚,首都機場海關關員韓鳳祥剛放下查驗用的改錐,拿起海關查驗臺上的算盤,劈劈啪啪地算了起來。13個稅目、6個稅級,稅率從20%到200%不等。算好了稅費,給旅客辦好了手續,韓鳳祥才長舒了一口氣。
上世紀70年代,算盤是海關人員最基本的計稅工具,而改錐、鉗子和撬棍,則是海關旅檢現場必備的查驗工具。
改革開放以前,海關查驗基本上依靠手工操作,普遍開箱檢查,口岸前經常人山人海。當時在羅湖口岸還聽到過這樣的俏皮話:“深圳深圳,一過關心就震”。
上世紀80年代,海關從國外購進了當時先進的X光行李檢查機,大大地提高了行李查驗效率和查獲率;90年代,國產神盾8090型X光行李檢查機、小型X光行李檢查機成為旅檢現場的基本配置。針對進出境旅客不斷增長、走私手法不斷翻新的嚴峻形勢,在行李、郵遞監管現場海關還安裝了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配置了安全檢測門、毒品檢測分析儀、音像制品審查設備等,這些高科技裝備延伸了監管時空,增強了旅檢現場查驗、打私的綜合能力和威懾力。
海關旅檢、行郵方面所監管的物品都是些小東西。隨著這些小東西的演變,海關已形成了風險管理、常規監管、機動查驗、技術監控的“四位一體”監管模式,通關效率和行政執法效能大幅提升。
本報記者 蔡巖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