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看不懂張愛玲熱
盛大文學主辦的全球寫作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該大賽最近又與北京大學中文系合作推出“中國作家北大行”活動。前天,作家王蒙來到了北大,舉辦“話題與歧義:現當代文學”講座,75歲的老作家面對年輕的網絡作家及北大學子們足足談了兩個小時。
王蒙對年輕人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張愛玲現在已經快成中國現代文學的代表了。有那么好嗎?我實在不懂。我對目前的張愛玲熱很是困惑。”王蒙說他到國家圖書館借了幾本張愛玲的書,覺得張愛玲對顏色、細節、女性心理的描寫確實很生動,但是讀者如果需要藝術的想像,需要更深的對人生的追求,張愛玲無法做到。對于目前圖書市場這種奇怪的熱度,王蒙表示:“我覺得很悲哀。”他說,如果選擇同時代女性作家的作品,他更愿意看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
而對于大家關心的中國作家與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王蒙笑著說,諾貝爾文學獎喜歡標榜自己的特立獨行。“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作家們,喜歡給持不同政見者發獎;對西方國家的作家們,喜歡給左翼文學家發獎。”他認為,中國作家對諾貝爾文學獎既不要過于渴望,也不能將之視為對立面。不過,他透露,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之一馬悅然曾經表示,他看好中國兩位山西作家,一位是李銳,一位是曹乃謙,馬悅然甚至說曹乃謙隨時可以得到諾獎。
在談到“市場經濟和文學” 這個話題時,王蒙認為,市場經濟和文學是兩碼事。他不贊成市場經濟毀掉了文學的說法,并對這些年提出來的“人文精神失落論”、“文學墮落論”等論調表示不滿。他認為如今雖然沒有出現特別激烈的文學高潮、文學運動,但還處于相對正常的閱讀狀態,“文學作品還需要時間的淘洗,現在就說這個時代的作品不如從前還為時過早。”
王蒙在各種場合都表示了對年輕寫作者的支持,前天也不例外。他認為青年人有青年人的銳氣和體例,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優勢。“ 我不贊成互相攻擊,互相嘲笑。”他借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話——年輕人有牙,沒花生仁;老年人有花生仁,沒牙。“也就是說年輕人雖說缺積累,缺生活,但他們身上的銳氣非常可貴,更是老年人所沒有的。”(路艷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