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常常和我們開玩笑,——和無辜的讀者,和喜歡押賭注以期大賺一筆的出版商,還有我們那些沒事業(yè)心人云亦云的外國文學研究和翻譯的專家們。用評論家李陀先生的話這叫“帶球過人”,你越是想左,我偏往右,你越是熱門,我偏偏爆冷。據(jù)說現(xiàn)在每個出版商手里都有一個專家提供的諾貝爾文學獎的預測大名單,可結果往往是人算不如天算,毀了不少出版商,專家也成了“烏鴉嘴”。
赫塔·穆勒(Herta Mueller)的作品,大陸還沒有真正出版過(臺灣出過她的一部長篇小說,《世界文學》曾翻譯過她的一個短篇小說),國內最新的《德國文學史》連她的名字都未提及,理由是她是一個由羅馬尼亞移民到德國的作家。我沒有看過她的小說,對她無法做出客觀全面的評價,但是有兩種可能或許值得我們思考:或者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昏了頭,或者是我們的外國文學專家沒有眼光沒有文學的識別能力。這個只能有待不久,我們看了作品后才能判斷。
赫塔·穆勒的小說是關注政治的,對集權統(tǒng)治時期的羅馬尼亞給予了深刻的批判。早期有作品《勞工營》和《專制統(tǒng)治》。沒看過她小說的讀者可以參考一下前兩年獲得法國戛納影展大獎的羅馬尼亞電影《四月三周兩天》,那部電影是齊奧塞斯庫獨裁統(tǒng)治時期的真實寫照——在法律禁止墮胎的荒唐政策下,一個早孕女孩的悲慘遭遇。關于小說與政治的關系,我想引用一句英國評論家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的話:“小說都是政治性的,就算看來離政治最遠的時候也是這樣,同時小說又是逃離政治的,即使是在它直接討論政治的時候!边@個論斷可以作為我們將來評價赫塔·穆勒小說的一個參照。
赫塔·穆勒的經(jīng)歷很特別,她雖然生長在羅馬尼亞,但卻是個德國后裔,從小就講德語。會兩種語言的赫塔·穆勒大學畢業(yè)后做了翻譯,卻被國家安全部門盯上,命她做國際間諜,她拒絕了,然后就失去了工作。1982年,穆勒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低地》,描寫了羅馬尼亞一個講德語的小村莊的苦難生活,出版后不久就遭到了當局的審查和刪減。1984年,這部短篇小說集的未刪減本在德國出版,受到德國讀者的熱烈追捧。1987年由于不堪忍受當局秘密警察的騷擾,她與丈夫瓦格納離開羅馬尼亞移民到當時的西德定居。
值得注意的是,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對赫塔·穆勒寫作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運用的獨到性”以及“字里行間的道義感”給予了特殊的關注。赫塔·穆勒是德國后裔,在羅馬尼亞屬于少數(shù)民族,上文中提到的《低地》就是她表現(xiàn)這一題材的成名作。她以一個兒童的視角,再現(xiàn)了巴納特人(德國后裔)的鄉(xiāng)村生活,揭露了家庭和社會的陰暗面以及官僚的腐敗,引起廣泛爭議。所以,她的身份是雙重的,也是奇特的,在羅馬尼亞,她是少數(shù)民族作家。到了德國,她又被定義為移民作家,或者叫“外來者”、“邊緣人”。就是這樣一個外來者、邊緣人,她用寫作走進了世界文學的中心,占據(jù)了人類文學的制高點。
盡管赫塔·穆勒離開祖國羅馬尼亞二十多年,但是她過往的生活經(jīng)歷卻成了她寫作的巨大財富和源泉。她說:“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生活便是在羅馬尼亞集權統(tǒng)治下的那段經(jīng)歷。德國的生活非常簡單,而就在幾百公里外,便是我那些過去的記憶!彼說:“當我離開的時候,我打包了自己的過去,并且意識到集權統(tǒng)治在德國仍舊是一個尖銳的話題。”
她就是在這種“跨文化”的兩個國家和兩個民族的夾縫中保持了一個寫作者的獨立性和自由感,完善著作家職業(yè)應有的使命、價值和良心。所以,我以為她應該是個值得我們研究的作家,尤其是對少數(shù)民族作家來說,她的寫作經(jīng)驗更是值得研究的一個文學現(xiàn)象。
翻譯并熟知赫塔·穆勒作品的皮特·安頓得知她獲獎的消息時說:“真是棒極了,我覺得諾貝爾文學獎終于發(fā)對人了,終于開始關注那些無與倫比的,但是往往被忽略的作家。在羅馬尼亞,她是德國裔的少數(shù)民族,并且有著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她不僅僅是政治諷喻的寫作,她的作品還充滿了詩意和完美。赫塔·穆勒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家!
◎讀家:興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