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5日電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乾隆晚年最愛玉璽之一“八徴耄念之寶”在倫敦時間4日被蘇富比拍賣行以折合人民幣4000萬元左右拍出。面對中國內地網民的激動情緒,專家一致認為謹慎和理性比憤怒更為重要,中國民眾的情緒化往往會抬高拍賣成交價格。
態度:理性關注比憤怒更重要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金運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面對這類問題的時候,謹慎和理性比憤怒更為重要。在沒有確定這枚玉璽是怎么流失出去之前,如果盲目地譴責和追討,從上幾回買銅獸首的情況來看,會把價錢越抬越高,在經濟上對我們是很不合適的。
著名文物專家金煜也表示,民眾不要太情緒化。他說:“熱情和態度是應該肯定的,但是做法我們要經過一番慎重的選擇。哪種做法更好,這是最重要的,不要太莽撞。”
一位駐倫敦的中國記者談到,在英國,中國文物的拍賣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每次拍賣前拍賣行都希望借助媒體的影響和公民的熱情來炒熱拍品,提高價格,所以這個時候,理性的關注其實是最好的態度。比方說,本來賣5塊錢的東西,一經宣傳,中國人用20塊錢把它買來,這對中國人來說是不利的。拍賣行一直在利用中國,想把事情炒大了,以方便賺更多的錢。
矛頭:贓物本身才是源頭
在眾多的議論中,很多人把矛頭也指向了拍賣行,認為拍賣行提供了一個文物交易的場所。而金運昌表示,拍賣行的拍賣行為并沒有什么過錯,贓物本身才是源頭。
金運昌:“他們這種行為本身是完全正常的,比如咱們要組織一場日本文物拍賣、瑞士鐘表拍賣,有什么不可以呢?關鍵是這些東西的來源,只要不是贓物,完全可以拍賣。如果是贓物,那另當別論,但是如果說它是贓物,就要拿出證據。像我們法庭一樣,你說它是偷的,怎么偷的,要拿出證據。”
方法:回購還是盡量少用
面對海外流失文物的一次次現身,很多愛國人士采取花費巨資辦法來回購文物,2007年,圓明園馬首被何鴻燊以近7000萬港元的創紀錄價格回購 并捐贈給國家。金運昌認為,這種回購的辦法,還是盡量少用為好。如果價錢抬得很高,不一定非要將它買回來。比如故宮藏有乾隆主要的印章,個別印章也不一定要高價一一收回。如果所有的文物都要收回,這將是一個浩大和漫長的工程。
歷史:清宮文物流失途徑非常復雜
金運昌介紹到,清宮的文物流失途徑是非常復雜的,有戰爭的贓物,也有很大一部分由于晚清宮廷的腐敗,被盜賣,處于沒人管理情況下的流失。中國面臨的問題就是取證困難。逐漸調查摸底,掌握證據。如果是贓物,力爭把它要回來。如果是當時正常的商業交易,那你沒辦法跟人家要。可以讓人家給你一張照片,用于存檔、用來研究和欣賞。
追討:全球摸底取證且登記造冊是第一步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表明,在全球47個國家的200多座博物館中,被記錄的中國文物約167萬件,而流失海外民間的大約是這個數目的10 倍。就在半個多月前,圓明園啟動了首次海外尋寶活動,對歐美等地區海外流失文物進行一次大“摸底”,他們將對各種圓明園文獻、文物和照片進行考察收集。在明年10月18日,也就是圓明園150周年之前,將陸續把圓明園流失文物情況集結成數據庫,并通過聲像資料向全世界公布。金熠認為,對流失文物的登記造冊和取證無疑是追回文物的第一步。
金熠說:“我們這邊賣出去了也好,被人家偷走了也好,如果不調查就買回來,等于支持他們的違法行為。如果人家是正當收購去的,我們應該正當的取回來,收購回來那也是正常的。我們要去了解我們的東西還有哪些,了解清楚我們要登記造冊后,該討回的就要討回,該收回的就要收回。中華民族的這些文化遺產,當然回到我們國內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