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一位天才科學家的貢獻
——我記憶中的錢學森先生
10月31日,享譽海內(nèi)外的杰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錢學森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對先生來說,不論有多少桂冠,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頂就是先生首先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是祖國現(xiàn)代化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在先生遠去的時候,人們感念一位天才科學家的貢獻,也感念一個民族從貧窮落后到逐步走向富強的時代。先生不可能再回到我們身邊,但是,先生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一生,對我們的啟示,必將永存。
從1958年起我有幸追隨先生,服務于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并曾多次親聆先生對我的教誨。有人稱先生是對人要求特別嚴格的人,但在我的眼里,先生是一位對后生循循善誘的長者,哪怕是你提出和他完全不同的意見,他總是耐心地讓你講完,就是要提出批評,也是和風細雨,以理服人。先生曾多次批評過我,但我總是感到先生是“恨鐵不成鋼”,這些批評是先生對我最大的鞭策?上У氖俏业奈蛐蕴停芏嗳秉c至今也沒有徹底改正,從而錯失了許多先生給我的機會,辜負了先生對我的期望。
在先生對我的教誨中,最難忘的是1977年在成都的那一次。那年秋天,他和當時國防科工委的陳主任來到位于川西北的我們單位指導工作,先生聽取了我們單位領導的匯報后,還在干部會議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由于當時我在基層從事具體的科研工作,所以既無法見到先生,也沒有資格去聽先生的報告。在先生離開我們單位不久,單位一位領導卻把我找去,他說:“我們單位要研制一個重要的設備,但先生不同意,你和先生很熟,準備派你去成都單獨向先生匯報,以便勸說先生能同意我們研制這個設備!蔽倚南胫灰芤姷较壬,就是有天大的困難,我也要去試一試。不久,我就接到通知,先生將在成都軍區(qū)招待所,抽出時間,專門聽取我的匯報。那天下午,我準時來到先生所住招待所的房間,開始了我的匯報。那時既沒有幻燈片,更沒有現(xiàn)在的PPT,只能將提綱和圖表,書寫和繪在大紙上。每當我匯報一段,先生就提出幾個問題,我就開始和先生討論這些問題。在不知不覺中,這樣的討論持續(xù)了將近4個小時。先生總的意思是:幾年前,他和郭永懷先生(著名力學家、應用數(shù)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一起,就決定在超高速領域,要發(fā)展毫秒級的設備,這樣可以大大節(jié)省能量,雖然測量技術還有一些難點,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這些困難是可以克服的,這種設備比較適合我們的國情。而你們提出要新建一個秒級的設備,雖然也有一定的理由,但還不充分。最后先生指出:我們搞科學研究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走自己的路。顯然,我的匯報并沒有說服先生,領導想要搞的設備也就始終沒有立項。而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先生堅持的毫秒級設備,其測量技術有了明顯突破,從而取得了許多成果。實踐證明:先生當時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記得那天匯報結(jié)束后,天已黑了。先生邀請我和他一起吃晚飯。晚飯很簡單,就是四菜一湯。菜是家常菜,但做得很精致。晚飯后,先生又要我陪他一起到招待所的禮堂去欣賞川劇表演。這是時任四川省委書記特別為先生專門準備的。在這里我和先生一起欣賞了川劇名家陳書舫和周企何的《秋江》。
對于這次接見,我受寵若驚。因為無論地位和貢獻,我和先生都是天壤之別,更何況這次我來找先生,是專門來反映與先生不同的技術主張的?但先生待我,卻像朋友般的完全平等。回憶起來,先生在許多場合,曾多次談及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時,在他與他的導師馮·卡門討論科學問題時,時常發(fā)生激烈的爭論,但是并不影響他們之間相互的感情。
我想,正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培養(yǎng)出的愛國精神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訓練出的民主的科學素質(zhì)的結(jié)合,造就了一位對共和國具有特殊貢獻的天才科學家吧。
(黃志澄)
作者單位 北京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