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中山十一月十三日電(倪玥)首屆“中山杯”華僑文學獎十二日晚揭曉后,“華僑文學六十年”研討會于十三日上午在廣東中山市香格里拉酒店舉行。來自海內(nèi)外的三十多名華人華僑文學作家、學者、專家參會。
據(jù)主辦方介紹,此次研討會旨在探索華僑文學的生存空間、獨特價值以及它對廣東、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影響。
《中國作家》雜志原副主編楊匡滿先生表示,“中山杯”華僑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可以和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作品相媲美。華僑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完全可以進入茅盾、魯迅文學獎的獲獎范圍。
《人民文學》雜志原副主編崔道怡認為,華僑文學獎今后可提升至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三足鼎立的地位,首屆“中山杯”華僑文學獎的評委,相當一部分都是茅盾、魯迅文學獎的資深評委。他說,華僑文學和國內(nèi)的文學作品比起來,是優(yōu)秀的、出色的、多彩的,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新視野。
新加坡文藝協(xié)會會長駱明認為,華僑文學獎要發(fā)展成為中國三大文學獎之一,需要增強開放性。目前,海外華人華僑大約有三千萬到四千萬人,其中一千萬到二千萬華人在東南亞地區(qū)。從首屆華僑文學獎獲獎情況看,東南亞作家很少,因此,華僑文學獎除了關注歐美地區(qū)外,還應該關注東南亞的華人文學。他還特別提出將華僑文學獎的概念擴大為華僑華人文學獎,以適應廣大東南亞華人的現(xiàn)狀。
來自馬來西亞的華文工作者戴小華說,華僑文學獎的設立是對從事海外華文工作人員的肯定、認同和鼓舞,使他們能在國際舞臺上表現(xiàn)自己,并找到了精神的家園,重視文化建設才能真正贏得國際的尊重。
華僑文學研究專家鐘曉毅說,華文文學是廣東省海洋文化的一個特征。早期的華文文學是以鄉(xiāng)愁、眷戀貫穿著整個主題,而“走向世界、走向人性”應當是華文文學今后發(fā)展的方向,希望把華文文學的作品推廣到全世界。
獲得首屆“中山杯”華僑文學獎特別獎的小說家張翎表示,華僑文學屬于目前全世界越來越多大學熱衷研究的“離散文學”范疇,這是一個“一個人一個現(xiàn)象”的群體,發(fā)出“沒有辦法進行簡單定義的聲音”。她希望中國的人群,能日益有包容的心智,華僑文學的發(fā)展前景將非常可觀。
研討會上,還有專家提出設立華僑文學“終身成就獎”。中共中山市委宣傳部長丘樹宏則透露,中山市初步擬定每三年舉辦一屆華僑文學獎。獲得首屆“中山杯”華僑文學獎散文特別獎的作家劉荒田則宣讀了《繁榮華僑文學創(chuàng)作倡議書》,倡議全球從事華僑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家們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的華僑文學作品。(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