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員。從特征上說,它以閩南方言為載體,存活于閩南方言通行的社會之中。從地域范圍說,它發源于福建泉州地區,逐步向漳州地區、潮汕地區和雷州半島、臺灣地區及海南地區擴展;并且隨著閩南人的足跡,沿著江河海岸延伸至廣西平南玉林地區、浙江平陽地區、東南亞港澳地區,以及內陸的江西上饒周邊地區、江蘇宜興以及本省的閩北、閩東和閩中個別地方。從數量上說,國內外認同閩南文化、生活在閩南方言圈的,大約有6000多萬人。從歷史角度說,閩南文化經歷了2000多年的風雨歷程,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閩南人的變遷,它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
一、閩南文化的歷史來源
使用共同的語言、遵守共同的風俗習慣、養成共同的心理素質和性格是文化的基本要素。閩南文化是閩南人為適應自然環境和經濟要求而產生的具有高度共識的意識和行為。研究閩南文化,首先就得探索閩南社會的形成。
閩南是福建南部泉州、漳州和廈門的總稱。福建上古時代就被稱為“閩”,當時土著叫閩人。戰國時期至漢武帝期間,福建土著經歷了古閩人和古越人融合以及閩越人整體北遷的歷史大動蕩。漢武帝平閩(前110年)之后,閩地空虛,給漢人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空間。
從西漢設冶縣(前85年),到東漢末賀齊入閩(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漢人入閩并融合閩越遺民的關鍵時期。據朱維幹《福建史稿》,這個時期福建的經濟、社會已具備一定規模。永安三年(260年)東吳即建東安縣于現在的泉州西門外的豐州,屬建安郡。西晉咸寧六年(280年),又置綏安縣于漳浦。晉太康三年(283年)改東安縣為晉安縣,又從晉安縣中分出同安縣。此后,漢人超大規模入閩大約還有五次,包括史書未曾記載只在民間流傳家譜出現的東晉初的“八姓”入閩,史書記載的梁朝侯景之亂的大批難民入閩,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率兵入閩,唐末五代時期王潮、王審知率兵平閩,南宋末期兩個短命皇帝趙罡(端宗)、趙昺(帝昺)在福建就位引來北方保駕抗元的眾多忠義之士入閩。
有人曾經提出漢人入閩不早于東晉之初,其實不然。因為移民社會往往人語相隨、語比血濃。從語言現象分析,今天的閩南方言繼承了上古漢語的主要特征,被學術界公認為“活化石”。而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胡漢交雜,人口結構明顯變化,當時漢語出現的許多新特征,卻沒在閩南語中體現。而且,永嘉之亂前閩南地區就有了漢人的墓冢和寺廟道觀。可見入閩漢人早于東晉。到了宋元時期,借助于當時城市的開放,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港逐步走向鼎盛,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的世界性大港。這個時期閩南人開始大量向外擴展,最終形成了今天閩南人的分布格局。
通過上述簡單的追溯,我們基本可以厘清閩南文化的淵源。閩南民系族群是古代中原漢人多批次大規模入閩,并與當地閩越遺民逐漸融合而成的。從中原帶來的黃土文化,與閩越人“善舟船”的海洋文化相結合,形成閩南文化的基礎。宋元時期,頻繁的對外交流,使閩南文化又融合了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歐洲文化和南洋文化。近代以來,閩南文化繼續接納西方異質文化,不斷獲得更新和發展。閩南社會始終保持著開放、兼容的心態,歷經1000多年的積淀,泉州因此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多元歷史文化名城。閩南文化如同一個雪球,順著歷史的軌道滾動,不斷壯大,不斷發展,不斷成熟。
二、閩南文化的精神內涵
一種文化的命名,就在于它具有自身獨立的特色和存在價值。閩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重鄉崇祖的生活哲學、愛拼敢贏的精神氣質、重義求利的價值觀念和山海交融的行為模式。
重鄉崇祖。中國傳統文化的家族本位和鄉土色彩,在閩南人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閩南人因為遠離中原,就特別注重保存歷代流傳的文化信息,特別害怕被邊沿化。閩南文化中的重鄉崇祖,作為一種潛在的心理意識,已經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閩臺地區,在東南亞,在海外,閩南人都十分強調認宗認譜,結社建館;通過修族譜、建祠堂、注“堂號”(如潁川、西河、隴西、太原)來凝聚家族血緣關系,記憶祖地,追溯歷史,建立濃厚的鄉土觀念。閩南人十分熱衷興辦教育,傳承母語文化;十分重視沿襲歲時習俗,傳承民間信仰(如媽祖、鄭成功、清水祖師、保生大帝、開漳圣王)。值得稱道的是,承載閩南文化的閩南方言,至今還在大量使用著古漢語的“鼎”(鍋)“冊”(書)、“箸”(筷子)、“晝”(中午)、“目”(眼睛)等基本字詞。因為有了閩南方言,流行于閩臺兩地的宋元南戲梨園戲、以丑見美的高甲戲、閩臺互為流轉的歌仔戲、充滿諧趣的民間“講古”、世界一流的提線木偶和布袋戲,始終保留著古老的傳統色彩。被譽為“中國民族音樂瑰寶”的南音,其優美的旋律至今仍縈繞在兩岸同胞之間,其唱詞標準音還必須是閩南泉州話。通過保留如此明顯的文化特征,藉以表明一個民系族群追溯祖先、繼承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閩南人達到了巔峰。
愛拼敢贏。閩南地區是一個移民的社會。移民性質促使閩南人為了生存產生拼搏意識。古代閩越人在惡劣環境中的抗爭精神,也融入閩南文化之中。在閩南地區,這種拼搏精神不只是男同胞才有,它也深深流淌在女子的血液之中(惠女水庫的建設可以為證)。宋元以降,閩南地區成為古代世界著名通商大港,閩南人的視野因之更加開放,他們漂洋跨海,在世界各地不斷開辟新的生存空間。他們不滿現狀,勇于進取,敢于冒險,百折不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靠自己的骨頭長肉”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改革開放30年,經濟的迅猛發展成就了今天影響全國的“泉州模式”。“愛拼才會贏”作為全體閩南人的精神氣質,已被全社會所公認。
重義求利。閩南人有著極強的創業能力和經商天賦,亦商亦儒成風。朱熹曾稱泉州“滿街都是圣人”,指的正是當時儒學教化興盛的景況。南宋詩人劉克莊有詩記載:“閩人務本亦知書,若不耕樵便讀書。惟有刺桐南廓外,朝為原憲暮陶朱。”(“刺桐”即泉州)閩南人善于經商海內外聞名,自古至今千余年不曾改變。“賣三占錢土豆也要做頭家”的理念已經深深植入閩南人的頭腦中。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世界華人富豪中,資產20億美元以上者,閩南人約占60%。閩南人崇尚優秀的傳統價值取向,既務實求利,又真誠回饋社會。從信仰上,閩南人推崇關羽之義,稱之為帝爺公。在現實中,閩南人急公好義,四處皆然。有數不清的海內外經商者積極回報鄉梓,助學興教、筑路修橋,投資經濟建設、改變家鄉面貌。毛澤東譽之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杰出僑領陳嘉庚傾囊興學,其精神影響著當今幾代人;汶川大地震,臺塑大王王永慶率先一次性捐款1億人民幣,數額之大令人動容;僑親李陸大愛國愛鄉,捐巨資興學辦教、扶貧濟困,聲名遠播,以之命名的“李陸大星”因此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閩南人的義利觀令人嘆為觀止。
山海交融。地理環境能夠塑造人,能夠催生文化特色。閩南地區背山臨海,依山者從山求生存,面海者向海謀發展。生存環境造就了泉州人不安現狀的打拼精神,漳州人安于魚米、花果之鄉的心態,潮汕人積極向外的拓展意識。雖然,閩南文化內部有這樣的差異,但是,其骨子里卻有著山海交融的共性。一旦有了支點,耕山者照樣可以臨海。家住山區的人,照樣可以闖蕩江湖,可以漂洋過海,可以“過番”,可以入臺。比如,安溪縣不靠海,但是為了生活需求,他們也和晉江人一樣,離鄉背井,渡海求生。目前安溪籍臺灣鄉民多達200多萬人,占臺灣省總人口的1/10強;漳州人也會跨海而東,參與開發寶島,漳州籍臺灣鄉民也已超過700萬人。山海交融的行為模式已經成為閩南人的典型特征。
三、閩南文化傳承的意義
閩南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統一性、鄉土情誼、家族本位和崇儒重德等典型特征,在閩南文化中都有體現。但閩南文化不僅包含了崇儒拜祖、家族經濟、鄉土情懷、習俗傳承、自強不息等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而且還如前所論,具有自身典型的特色。
閩南社會形成的歷史背景和遠離中原的地理環境,鍛造了閩南人性格中的延展性、進取性和開放性。這是閩南文化對中華文化的一種延伸和創新。因此,就有了別具特色的閩南家族制度、遍布閩南各地的豐富的民間習俗信仰、閩臺之間千百年來的同胞情誼、閩南人拓殖海外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商務理念。閩南人既能海納百川,又勇于搏擊浪尖;既追求中庸和合,又敢于推陳出新;既有濃厚的鄉土觀念,又積極向外尋求拓展;既崇尚名義,又敢于逐利。閩南文化的重拼搏、敢開拓、善機變、戀鄉誼、崇正統、樂教育的理念,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當前,開展閩南文化研究,既是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需要,也是廣泛聯系海峽兩岸閩南人共同建設美好家園、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需要;既是當前弘揚先進文化的題中之義,也是建設海峽兩岸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
林華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