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作家村上春樹表示,后冷戰(zhàn)時代的混亂無序,“9·11”事件造成的視覺和心靈沖擊,已使隱喻的力量勝過了真實,這也是其超現(xiàn)實小說行銷全球的原因之一。
“我認為人們正在逐漸開始理解并接受不真實之事的真實(the realness of unreal things)。”村上數(shù)天前在東京罕有地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有必要寫出后冷戰(zhàn)時代的世態(tài)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不管它的描寫多么現(xiàn)實,都無法表達充分。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隱喻去描寫。”
今年5月,村上出版了長達1055頁的兩卷本小說新作《1Q84》,書名與奧威爾的《1984》相通。“首先,是有了喬治·奧威爾的《1984》,一本關于迫近之未來的小說。”他說,“我想寫的東西與此相反,是一本關于不久之前、呈現(xiàn)事何以如此之過程的小說。”
驅使村上動筆的乃兩大恐怖大案:“9·11”,以及1995年發(fā)生在日本的毒氣襲地鐵事件。
“對我來說,‘9·11’不似發(fā)生在真實世界。在某個地方,一定還有一個世界,這樣的事情在那兒不會發(fā)生。”他說,“我總是懷疑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是否真實。我隱隱覺得還有一個世界,它也許不是這個樣子。”
到10月份,《1Q84》已在日本印行220萬冊。書中觸及到了邪教問題。村上說,問題在于怎樣生活,以及保持何種核心的價值觀,“我認為邪教組織還會繼續(xù)對人們發(fā)動襲擊。我們能做的,就是提供與他們不同的一套核心價值體系。”
村上的日語原作讀來往往有譯作之味,他確也常為譯事,翻譯過《大人物蓋茨比》等不少美國小說,在寫處女作《聽風的歌》時,則先以英文寫出開頭,再譯為日語,以此找定全書的語言風格。
“我對日語中的日本元素不是太在意。人們常說,日語很美……可我不想用它寫小說。”村上說,“我的目的是,用簡單的語言,講復雜的故事。”
村上說,他正在寫的《1Q84》第三卷有望于2010年5月出版。
在被又一次問及諾貝爾文學獎問題時,村上表示,他最重要的獎是讀者。“人們往往只看多少獎,多少數(shù)字,可這些東西只是結果,它們本身毫無意義。”
記者康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