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名稱:谷歌數字圖書館遭遇中國困境
關鍵詞:谷歌 數字圖書館 文著協
入檔理由:2009年下半年,谷歌數字圖書館未經授權收錄中國作家作品一事迅速升溫,引發各界關注。中國作協、文著協等機構紛紛出面,要求谷歌停止侵權行為。進入11月,文著協與谷歌進行了兩輪會談,雙方約定還將繼續接觸。事件引發文學、出版以及法律等各界專家關注。眾說紛紜中,谷歌“版權門”何去何從。
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的最初構想可以追溯到2001年。彼時,谷歌公司的兩位創始人布林與佩里認為,互聯網的訊息只占人類訊息的一小部分,更多知識以紙質的形式分散于世界各處,應該將它們搬到網上去。
之后就有了規模宏大的“阿波羅”數字圖書館計劃。2004年,谷歌公司開始大量掃描圖書,準備打造全球最大的數字圖書館。
時間轉到2009年,谷歌已收錄全球近千萬種圖書。與此同時,因其計劃而引發的爭議和紛爭也日益增加。在中國,谷歌同樣遇到了作家維權的問題。
2009年6月,中國文著協收到美國版權人協會等機構的通知,谷歌數字圖書館計劃涉及部分中國作者。 一場中國作家維權的行動拉開帷幕。
“文著協”(全稱“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的名字,也就此為公眾所熟知。在目前與谷歌方面進行的兩輪會談中,文著協扮演了重要角色。據該協會常務副總干事張洪波介紹,與谷歌公司進行的會談比較順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的情況下,不排除雙方達成“和解”的可能。
新一輪會談開始前,各方專家的聲音已是沸反盈天。
如果說文著協與谷歌會談的一個焦點為“是否侵權”,那么專家以及網民聚焦的一點則是:在這場紛爭中,誰將是最后的受益者。
在一部分網民看來,谷歌公司的免費服務切實地方便了普通人,是公益行為不應譴責,并且代表了未來的趨勢。類似看法也得到了一些學者的支持。有評論指出,文著協除了為中國作家們爭一口氣和盡可能爭取更多補償之外,也應該了解到開放、共享的互聯網精神已經深刻地浸入到現實社會,現實先行而法律跟進,包括版權法在內的法律規則終將會與時代潮流相順應,而不是逆流不動,尋求參與新規則的制定以及共贏才符合被代理人的根本利益。
對這類看法,贊成向谷歌維權的那些專家學者并不認可。
他們的理由是:谷歌拿別人的東西卻不和人家打招呼,事發后反而要讓著作權所有人主動來找谷歌,其行徑公然違背了國際社會關于著作權保護的基本通則;而且免費不等于公益,其本身就是一種商業模式,萬一谷歌掌握了絕大多數的讀者和作者群,等于是相當程度的全球文化控制權掌握在一個營利性公司的手里,后患無窮。
中國有關專家表示,數字圖書館的背后商機無限,如果掌握了大量的讀者、作者群,那么,以后可能帶來衍生的服務模式非常多,這一市場將是未來爭奪的重要目標,這件事情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出版社和出版人的利益,它將關系到誰來主宰未來的數字圖書館,實際上就是誰來掌控全世界范圍內巨大的文化資源。
遠在歐洲大陸的法國總統薩科奇,對于跨國公司數字圖書館的計劃也“毫不客氣”。據外媒報道,薩科齊暗示,法國將拿出一筆國家資金建設法國數字圖書館,以阻止谷歌將法語和歐洲文化書籍和藝術材料數字化作為自己圖書館計劃的項目來獲利。他稱,“我們不會因為無法向自己的數字化項目提供資金而讓代代傳承的法語文化遺產流失。”
谷歌公司與美國幾家出版組織在數字圖書館問題上的糾紛和訴訟,已持續了數年之久。照此看,中國作家的維權聲浪也不太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結束。
在文著協副總干事張洪波看來,目前愈演愈烈的谷歌數字圖書館版權糾紛一事激發了中國廣大著作權人的版權保護意識,喚醒了使用者和社會公眾的社會責任意識。對國內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問題敲響了警鐘。授權、權利保障、資源重復建設問題十分突出,建立國家級統一數字出版資源平臺、建立市場規范,已經刻不容緩。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