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8日電(張中江) 河南省文物局27日對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該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被發現。消息傳出后,一些學者表示這種說法還缺乏有力證據。專門從事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表示,有關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在安陽”證據并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證明。在還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公布相關消息,有悖學術研究的嚴肅精神。
人大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說曹操墓在安陽證據不足
袁濟喜28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昨天從電視上看到,十點鐘播出的新聞還說“疑似發現魏武大帝的墓”。到了十二點鐘,就突然變成了確認發現魏武大帝的墓。而且,也沒有提供什么新的證據。
袁濟喜說,這個墓是被反復盜挖過的,所以留存的直接證據很少。而且現在發現的一個號稱是魏王用過的一個兵器,這個到底是真是假,“我覺得很難鑒定”。因為它已經被盜挖過了,不是原封的,也可能是有人故意藏在里面的。
袁濟喜指出,有關方面參照的《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的那些材料也不能印證。
至于有關方面提出的曹操墓在安陽“六大依據”,袁濟喜說,“這些證據我覺得都不是第一手證據,都不是很有力的證明。”
袁濟喜介紹說,曹操本人是非常多疑的,史書上記載他的墓確實是有72冢。而且漢魏至今一千多年了,現在能證明墓主的關鍵證據并不存在。這座墓的地方不在鄴城,也不在洛陽,而且找不到跟曹操文學相關的證據。
袁濟喜:國學研究要冷靜嚴肅 不能炒作
袁濟喜認為,搞國學研究要實事求是,不能炒作。類似“發現曹操墓”的事情前幾年也出現過。當時自己到南京中山陵開會,他們說《文心雕龍》作者劉勰在中山陵出家的定林寺已經發現了。但是經過研究,發現也不是那么回事。
在袁濟喜看來,匆忙發布“曹操墓在安陽”消息這件事,可能是一個新聞上的炒作需要。但是這跟真正的國學研究還是有一定距離。像現在剛剛發現了一些間接的還不是直接的證據,就匆匆忙忙地定論是魏武大帝的墓,“我覺得這并不是很嚴肅的。”
袁濟喜表示,現在弘揚國學,還是要弘揚國學這種實事求是、無證不發的精神。因為中國傳統的國學還是有一套比較嚴謹的、科學的方法,對一個問題的探討是非常嚴肅的。
袁濟喜介紹說,像曹操兒子曹植的墓在山東魚山被發現,這個就是學術界公認的。它有很多足以證明墓主就是曹植的第一手材料,里面出土的東西和旁證,都很完備。
袁濟喜最后說,國學研究是很嚴肅的,“我覺得越是在國學熱的時候,越是要保持冷靜,不能把新聞炒作、媒體起哄當成真正的學術研究。尤其是學者和專業的研究人員,還有文物局、旅游局等政府的管理部門,更要本著對國民負責的態度來對待這些問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