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在安陽縣安豐鄉發掘一座東漢大墓,據一些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考證,認定這就是古籍記載中的曹操高陵。此說一出,這位1800多年前的政治家、軍事家兼詩人再次浮出水面,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人物。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在《三國演義》和傳統戲曲里,曹操是一個被定格了的大奸臣,戲臺上扮演他的臉譜,酷似丑角形象,因此“白臉曹操”也成了一句民間俗語。
那么,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他的生平事跡究竟是怎樣的?本文將為您略述一二。
“鐵面無情”的青年官員
曹操出生于東漢末年一個大官僚家庭。祖父曹騰,是能夠左右朝政的宦官集團中的成員,被封為費亭侯。宦官就是“太監”,無法生子,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據說原姓“夏侯”,來路不明。曹嵩的官也當得很大,做到了太尉,是大臣中地位最尊貴的“三公”之一。
盡管曹操出身顯赫,但他在年輕時并不是紈绔子弟,而是很有作為的青年官員。他20歲時被舉為孝廉,有了做官的資格,當了洛陽北部尉,這相當于京城洛陽一個區的治安官。
那時的洛陽,皇親貴戚經常橫行不法,曹操一到職,就嚴肅法紀,命人制作了十多根五色棒,懸于衙門左右,申明“有犯禁者,皆棒殺之”。大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依仗權勢,違禁夜行,曹操就命部下用五色棒將蹇圖活活打死。這一來,驕橫不可一世的貴戚們,嚇得全都老實了。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曹操獲軍職———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去攻打潁川的黃巾軍,獲勝之后,升為濟南相。當時濟南下轄各縣的縣官,多半依附權貴,貪贓枉法。曹操一到職,就大張旗鼓整頓吏治,一次就免去了大部分的縣官,引起很大震動。違法作亂之徒聞曹操之名,都紛紛逃避,以至“一郡清平”。朝廷后來又提拔曹操為東郡太守,但曹操深感政治太黑暗,就托病歸鄉,讀書游獵,做了一個隱居者。
動亂之中成為一方豪雄
在家隱居了沒多久,曹操就因家世顯貴,被任命為皇帝的親信武官———典軍校尉,重返洛陽。
中平六年(189年),西涼刺史董卓借著剿滅黃巾軍的名義,率大軍進入洛陽,廢少帝,扶立獻帝,后又殺太后和少帝,自封為太師。如此亂政,引起了很大混亂。董卓想穩定局面,就拉攏曹操,上表奏請給曹操升官;但曹操不肯與董卓合流,遂改名換姓,潛逃出洛陽。
曹操到了陳留,就“散家財,合義兵”,拉起一支五千人的隊伍,決心討伐逆賊董卓。
不久,關東各州郡的長官聯合起兵,共討董卓,推舉袁紹為盟主,曹操為副盟主。可是聯軍統帥們懼怕董卓,十余萬大軍聚集在酸棗(今河南延津北),不敢向洛陽挺進。曹操激于義憤,帶領自己的一支人馬向西疾進,與董卓軍激戰,終因寡不敵眾,大敗而歸,他本人也受了箭傷。
此后,青州(今山東臨淄北)黃巾軍發展迅猛,連破兗州郡縣。曹操受邀任兗州牧,率軍進攻黃巾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于將黃巾軍擊敗,俘獲降卒三十余萬、人口百余萬。曹操收編其精銳,組成了自己的主力軍,號稱“青州兵”。
這時的曹操,儼然是一個小有資本的軍閥了,急欲擴張勢力。初平四年(193年)秋,他進兵徐州,包圍了郯縣。不久因軍糧將盡,撤圍回軍,次年再征徐州。在這個期間,曹操麾下的青州兵所過之處,大肆殺戮,竟至“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從這時候起,曹操的性格上也開始顯現其相當殘忍的一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