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來說,京劇已經遠遠超出了藝術的范疇。他把京劇視為生命的一部分,無論是做演員,還是做編劇,都全身心投入,始終不渝;在他看來,京劇還是維系身體健康的法寶,離開京劇,內心煩悶時就無法發泄,膽結石病發作時就無法緩解疼痛,面對紛繁復雜的工作時就沒了精氣神。總之,京劇賦予他的東西太多了。
京劇是藝術更是健康良藥
——訪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家京劇院院長吳江
熟悉吳江院長的人都知道,他對京劇的熱愛已經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一談起京劇,他的神經會馬上興奮起來,滔滔不絕地講上幾個小時都不覺得累。采訪之前,記者還在犯難,讓吳江院長談健康是不是有些勉為其難?然而話端一開,記者的疑慮打消了。因為吳江認為,京劇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劑良藥,更是一部健康養生經。
患膽結石30年未手術,全靠京劇
看到面前精神矍鑠、雙眸閃亮的吳江,沒人能想象到他已是花甲老人,更沒人想到他30年前就患了膽結石,十幾年前出現過胃潰瘍大出血,幾年前又查出慢阻肺。他笑著說:“別看我現在精神飽滿,其實我從小就是個‘病秧子’。要不是京劇做伴,我的身體早垮了。”
原來在一周歲的時候,吳江就被查出肺部出現鈣化點,那時候他就像個“小肺癆”,體弱多病,骨瘦如柴。8歲多一點,他進入了北京戲劇專科學校學京劇。“當時父母非常不看好我,一個原因是我腦子笨,學東西慢,另一個原因就是身體單薄,經常生病。學京劇每天都要練功,念唱做打,從不間斷。父母認為我很難堅持下來。”吳江說。
父母沒有想到孩子有這么強的韌性,更沒有考慮到學京劇雖苦,但是可以強身健體。進入學校以后,吳江學習一直十分刻苦,老師教的東西,他都一板一眼地學好;練功也從不偷懶,念唱做打,樣樣在行。沒出兩年,“小肺癆”變得身體強壯了。
“文革”期間,吳江在一次演出過程中不慎摔壞了腳,導致韌帶和骰骨受到嚴重損傷,無奈之下離開了自己鐘愛的舞臺。然而傷病沒有割斷吳江對京劇的情愫。后來他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從事編劇工作,從臺前轉到了幕后。30多年過去了,除了編寫劇本,吳江從來沒有讓老本行——京劇表演生疏了。每天他都會吊上幾嗓子,生旦凈末都唱。只不過原來是演給別人看,現在則成了自己治病養生的一大法寶。
吳江患膽結石已有30余年,可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么多年他都沒有手術。“這要歸功于京劇。我愛吃肉,每次吃肉多一點,膽囊就疼痛難忍。起初我也無可奈何,后來疼急了就唱京劇,氣沉丹田,揉一口氣,然后上提,把氣慢慢灌入膽囊,一會兒就好。”吳江興奮地介紹。
京劇不但能治病,還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吳江說,京劇養生不單指練功能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它始終能使人保持一種高昂的精神。京劇演員在演唱的時候,必須全神貫注,讓內腔打開,把丹田之氣托起來,使自己處于一種激情狀態,在行當里這叫“拿神兒”。這種凝神調息的過程本身就可以預防疾病。另外,京劇還能使心理健康。每當遇到煩心事,他都會唱上兩段,把心里的污濁之氣排凈,這樣吃飯睡覺都是香的。
十分健康,七分在心
吳江常說,一個人能否健康,三分在身,七分在心。心胸豁達、開朗的人生病的幾率要小得多,相反,一個人總是煩悶、憂郁,身體再強壯也會生病。由于長期的高負荷工作,吳江的身體被多種疾病侵害過,可為什么他依然能游刃有余地工作,無憂無慮地生活呢?這就要說說他的另一把健康鑰匙——良好的心態。
從戲劇學校的學生、舞臺演員,到編劇,再到學校校長、文化局的局長、京劇院的院長,吳江的社會角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不變的永遠是他的單純的思想、平和的心態。在戲劇學校的時候,他是個出了名的乖孩子,老師怎么交,他就怎么學,從不“挑食”;畢業后趕上“文革”,演員不能當了,就去跑龍套,從來沒有怨言;當了演員和編劇之后,他除了想把戲演好、把劇本寫好之外,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成角兒,能成為人人稱贊的名編劇。即使在當了國家京劇院的院長之后,他也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個官兒。
可能很多人并不相信,吳江沒穿過羽絨服,幾年前還在穿棉大衣,如今穿的是別人送的一件黃色的軍大衣;每次到超市還要提前把要買的東西的名字寫在紙上,至今還不會刷卡消費;帶隊出去演出,他不坐飛機,而是和年輕演員一樣坐硬座火車,和他們一起吃飯、喝酒、聊天;他最享受的時候,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創作完成一個劇本之后,把筆一扔,然后唱上一曲放松精神;他最愜意的時候,是在梅蘭芳大劇院旁邊走一走,或者在華燈初上的傍晚,坐在馬路邊上,看車來車往……在同事和朋友看來,吳江不是領導,而是一個“老小孩”。對于這個評價,吳江認為,人應該活出自己的本色,不要因為當了官就拿架子,那樣負擔太重,天長日久,不利身心健康。
“我是個愛跑腿兒的領導”
“出門坐車子、上班乘電梯、辦公坐椅子”,這是對都市辦公族的真實寫照。吳江是京劇院的領導,又經常開會,也屬于都市辦公族,不過他這個辦公族有點兒不同,他不是辦公“坐族”,而是辦公“走族”。
吳江不是每天都坐車上班,周一、周二早晨容易堵車,他就騎自行車到單位;到了單位,他盡量爬樓梯;早晨上班,如果沒有特殊安排,他會跑到練功房,看看哪些演員在練功,給他們介紹一些經驗。他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不太愿意打電話。在單位,有什么事情和同事商量,都是走著過去。對此他解釋說:“先進的東西不一定都管用,有汽車了,可是路上經常堵車,還不如騎自行車快;有電話了,經常接不通,只要不出單位,還不如走過去面對面交談。”
為了劇本創作更真實、更貼近百姓生活,吳江還經常走出去。他曾經帶隊到西藏演出,并在藏區的各個地方采風。由于有哮喘的毛病,同事們都勸阻他不要去了,可他依然堅持,并且成功到達了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感受了一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壯。
“我從來不刻意去鍛煉,我的鍛煉在工作中就完成了。”吳江說,對于健康,既不要過于謹小慎微,也不要忘乎所以,不管不顧,總之,一切順其自然。再一個就是千萬不能懶。盡管現在科技發達了,什么都在朝著機械化、智能化發展,但是別忘了人就像一部機器,多運動才能不“生銹”。吳江笑著說:“我這個‘病秧子’對健康的認識太淺薄,對的大家就聽,不對的就當我沒說。”
從吳江的微笑中可以看出,他這不是謙虛,而是真正的直率、平和。
人物鏈接:
吳江,全國政協常委、國家一級編劇。1949年4月1日生于北京,祖籍遼寧綏中。畢業于北京戲劇專科學校、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歷任北京戲曲學校常務副校長、北京市文化局藝術處處長、局長助理、副局長,現任中國國家京劇院院長。主要撰寫的京劇劇本有《管仲拜相》、《八珍湯》、《瀘水彝山》、《圖蘭多公主》等。在2000年調任國家京劇院院長后,先后主持策劃、制作了京劇《女駙馬》、《瘦馬御史》、《張協狀元》、《烏紗記》、現代京劇《江姐》《油燈燈開花》等,贏得了社會各方面的贊譽和肯定。
李木元 閆純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