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東便門、西便門都設有冰床“碼頭”
過去冰床的“碼頭”主要設在東便門和西便門。出東便門往東,就與通惠河相連,去往東邊一帶或是到通州的乘客,大都走這條“冰路”。而到城西邊或是海淀的乘客,就走西便門的“冰路”。
那時的冰床,是以木料制成床形,長五尺余,寬約三尺,可同時乘坐三四人。在木床與冰面的結(jié)合處以鐵條鑲嵌,以減少冰床的摩擦,使冰床在冰上行駛更加便利輕盈。拉冰床的繩子,多是用駱駝毛擰成的,在手拉的部位毛絨略長些,以防凍手。冰床的主人向前牽繩以拉拖床體,借冰之力使拖床在冰上滑行,急行數(shù)步之后,床主人飛身躍坐床沿,此時冰床仍行走如飛。乘者有如置身于水晶宮,心曠神怡,目爽氣順,別有一種好心情。清代文人墨客也有詠冰床的詩文。文昭在《京師竹枝詞》中稱:城下長河凍已堅,冰床仍著纜繩牽;渾如倒拽飛鳶去,穩(wěn)便江南鴨嘴船。
對于富家子弟,冰床更是給他們提供了娛樂設施,他們將幾張甚至十幾張冰床連在一起,由多人牽引,馳走如飛,又置酒案于冰床上,飲酒賞景,樂在其中。講究的冰床,還上有篷簾、傘蓋,下鋪氈毯,設有桌椅。除了在冰床上飲酒作樂者外,更有少年立于冰床之上,以拋球擲彩為游戲。
-皇宮內(nèi)的御苑湖面,是皇帝的冰床“天下”
其實冰床不僅在民間流行,在皇宮之中也是大受歡迎。乾隆皇帝就非常喜歡乘坐冰床,而且,他還發(fā)明了一種“暖冰床”。乾隆皇帝是出了名的孝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冬,乾隆皇帝的母親要從暢春園返回紫禁城,乾隆皇帝擔心母親乘坐冰床沿途受寒,于是命人在冰床內(nèi)裝上炭火而成“暖冰床”,載其母沿長河冰道飛速行抵西直門外高梁橋,再換乘轎子回宮。
清代皇帝想乘坐冰床嬉戲,可不像普通百姓那樣,想去哪兒去哪兒,他們主要的活動空間,只有御苑里的冰面了。因為清代皇帝就像謹守婦道的小媳婦,平時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他們只在御苑與紫禁城內(nèi)活動,皇帝看上去是權(quán)力無限,但是人身自由卻受著限制,看來當皇帝也不是那么美。即使這樣,對于乘坐冰床,皇帝們的好心情還是難以抑制的。乾隆二十五年,乾隆皇帝乘坐冰床前往瓊?cè)A島上的悅心殿,觀看冰嬉。他為此寫有《坐冰床至悅心殿》詩:“筠沖錫宴有余閑,瓊島韶光暖鏡間。尚可翠鸞輕舵試,徐過玉蝀一橋彎。凍酥岸覺看波漾,春到物知聽雁還。今日悅心真恰當,窗憑積素慰開顏。”不用更多的解釋,乾隆皇帝乘坐冰床的好心情,已經(jīng)躍然紙上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