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需要研究,也需要爭論。”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朱維錚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已經爭論了2000年的孔子,未來2000年里必定還會被爭論。”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還原過程中的“真實孔子”比“說不盡的哈姆雷特”更有嚼頭。幾乎每個看完《孔子》的觀眾都能說上幾句。不過,歷史文化這碗心靈雞湯,往往會因為商業烹調變得五味雜陳。是偶像、先師、圣人?或是落水狗、私生子?孔子在20個世紀的解讀中,面目為何漸漸模糊?
網絡上關于“孔子”詞條的搜索有1650萬條;諾貝爾獎得主在聚會上說,解決本世紀的問題需要“孔子的智慧”;1.8萬字的《論語》,被“爆”成了發行量500萬冊的《<論語>心得》;搭上孔子的學者也如超女快男般躥紅。孔子“世俗化”的熱度,幾年間從熒屏燒到出版業,終于燒上了大銀幕。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看過《孔子》后給出的評價是“還行”:“畢竟關于孔子,怎么拍都會有錯,都會挨罵。”影片中的孔子會射箭、懂兵法,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這個“綜合形象”讓很多觀眾一頭霧水,模糊了印象中的孔子。張頤武表示,其實影片中孔子的各種剖面,在歷史典籍中都能找到根據,可以說“無一不無來歷”。《孔子》在史實的基礎上做了豐富和想象。“影片按照史籍中孔子的‘影’和‘邊’,給出了一個大限度張開的孔子形象。”
就像2小時的影片無法平衡褒貶爭議那樣,對孔子如日中天的熱情,在朱維錚看來,只是孔子地位起起伏伏過程中的另一個波峰,“孔子畢竟活在2500年前,他不能預見今年的世界。歷史不能都拿來古為今用。”他說,爭論孔子說什么和怎么說都很重要,面對圣人,需要弄清的問題在于,“真實形象是什么,被扭曲的形象又是什么”,孔子不需要“被神話”,“一個人哪有那么多的神通?為什么孔子一會被捧上天,一會被打下地?”
無論“天上”還是“地下”,和孔子有關的話題,卻在國學熱的風潮中,形成幾乎全民的合唱。“對中國人來說,孔子是個特殊的人物。大家都在說孔子,而孔子其實是個雜糅的符號。”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代人對孔子的理解,往往劃分得不很清楚。“歷史上的孔子,‘至圣先師’,2000年官方意識形態的偶像,近代以后重新理解的孔子……‘孔子’已經被附加上很多東西,成為堆砌出來的形象。”他說,“就像現在談儒家的復興,究竟復興的是什么很多人并不知道。孔子始終面目含糊。”拋開附加在孔子身上的標簽,孔子思想的核心在駱玉明看來是個人的修養和對社會的責任,由此守護社會文化的基本價值,讓文化價值得以延續和傳遞。“解讀1.8萬字的《論語》,需要學者的耐心;而讀者需要的孔子,除了通俗,更需要可靠。”
本報記者 王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