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春節文化豐富了,更要講品位
張抗抗:春節文化變質 首從“紅包”始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在繼承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現在又增加了現代娛樂休閑等內容。節日期間,與家人團聚、去國內外風景地旅行、參加各種民間民俗文藝活動,看春晚、寫春聯、扭秧歌、舞龍燈、逛廟會、觀花市、賞元宵燈會、燃放煙花爆竹、看電視電影、聽音樂會、觀賞戲劇,或在家安靜讀書修養身心……各個年齡段的中國人,均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年。
可以說,春節文化正呈現出越來越豐富多樣的品質。不過,這一傳統節日,怎樣才更有品位呢?
巨大的旅客流動量和目前不盡完善的交通硬件設施局限,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春運現象。那些在旅途中如同蟻群一般蠕動掙扎、缺乏安全感與個人尊嚴的旅客,與“歡樂祥和的春節”氣氛形成極大反差。對于各級政府而言,最重要的職責應是保證長途客運的交通安全,改善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狀況,增設售票網點,杜絕倒票現象,讓每位旅客能及時買到車票平安往返,在途中得到平價供應的熱水熱飯。同時,維護好各地的治安和市場管理,減少惡性事故……以上種種環節,亦是“春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能夠解決好春運難題,就是對春節最大的貢獻。
歷史上,“紅包”是一種年終獎勵方式,是家庭親友之間聯絡感情、互相慰問的一種民間傳統習俗。然而,近年來,春節“紅包”已成了一種“無所不包”的新魔術,為變相賄賂、錢權交易提供了貌似正當的理由。我們這個正在高速發展、逐步走向富裕的國家,一些先富起來的人群中,尚有一部分缺乏精神文化追求的“貧困人口”。于是,春節便成為炫富、擺闊、豪賭、燒錢的機會,成為權錢交易的滋生地。物質化和庸俗化,是春節文化品位下降的主要根源。春節的文化變質,首先從“紅包”始。很多被揭露的腐敗案件中,都有春節的“紅包”記錄,應當引起執政黨的高度重視。
應該讓春節成為一個慈善活動的平臺,一個展示愛心的節日,一個清掃積塵后身心輕松的假日。
春節期間,人們回歸各自的住地。因此,都市的社區文化、鄉鎮一級的村社文化,都應成為基層政府關注的重點。我們要特別愛護和保護偏僻地區的民俗文化原生態,切不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破壞民間文化傳統。當然,這就需要各類紙質媒體、電視臺以及網絡媒體的積極配合,以各種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增加民眾對民間文化活動的關注度。
有品位的“春節文化”,還要警覺并剔除那些消極落后低俗的文化糟粕,防止唯我獨尊的狹隘民族主義情緒。正在走向現代化的開放中國,應當善于吸納各種優秀文化而不斷發展進步。
博主:張抗抗
(中國作協副主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