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報刊出“和則兩利”言論之后,滬劇名角孫徐春正在設法勸解周立波與關棟天重歸于好。記者昨天就此采訪關棟天,他說:“徐春比我小,比波波大,既是大哥又是小弟,他要做中間人來讓事情緩和,這份情義我非常感謝,但這只是他的個人觀點。”此言說明,兩人“重歸于好”的可能性實在不大。孫徐春也對記者表示,周立波與關棟天再合作是絕不可能了,只是希望他們兄弟和好。而對觀眾來說,更關心的是海派清口今后的走向。
關氏影響難以抹殺
雖然海派清口是周立波一個人在臺上表演,但最初確定這個樣式和名稱,是關棟天、孫徐春和周立波一起討論的結果。孫徐春很早退出,關棟天則陪伴周立波走到今天。盡管現在周立波強調海派清口是他獨自創作完成的,但在走紅初期他曾對媒體說過:“所有海派清口的東西,都是在大哥家里誕生的。我當時就睡在他們家,有空就兩個人討論清口演出的方向。我說一個笑話,大哥說‘過’,就過;他說不用,再好的笑話我立刻從腦子里面刪掉。”這樣具有現場感的描述不像虛構。臺上展示才華的是周立波,但關棟天所起的作用決不只是“報幕員”,更不是“泡飯”。
脫離約束更需謹慎
脫離關棟天,海派清口是會擺脫“束縛”更上一層樓,還是走味變質漸失觀眾歡心呢?孫徐春表示,關棟天是京劇世家出身,所以比較傳統,而周立波比較時尚,兩人的觀念有不少沖突,“事實證明周立波是對的”,因此和關棟天分手后海派清口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只會越來越成熟。但有不少“粉絲”對此表示擔心,認為“波波最近的表現確實越來越走味了”,也有人表示“欣賞以前講上海話的周立波”。有圈內人士認為,在海派清口成型后,關棟天的作用主要是“把握大方向”,因此分手后周立波的演出不大可能馬上出現大變化,若論長遠,則要看周立波本人的選擇了。
無限擴展藏有風險
周立波走紅之后多次表示無意“走向全國”,不會“無限度擴張”,甚至幾天前在美國接受《僑報》采訪時他還表示,目標觀眾是上海人,包括海外的上海人,因為“文化是需要有共鳴的”,海派清口這種藝術形式有明顯的地域性,他無意進軍北方市場和國外市場。但是春節期間在各地衛視大播特播講“國語”的《壹周立波秀》,顯然是主打非上海的觀眾。把海派清口搬上熒屏的“第一次”就采用普通話演出,是否為走向全國市場“試水”?而說普通話的海派清口還能保持上海地域文化的“腔調”嗎?人們疑慮重重。
提升票價商味太濃
在美國接受采訪時,周立波還表示,“產業化的藝術不是藝術,是商品。”但是,紅火票房帶來的巨大誘惑恐怕難以抵御。今年周立波雖然宣布減少演出場次,但目的是“培養市場的饑餓感還有票價的大幅度提升”,“商味”甚濃。郭德綱的“天價相聲”已招來眾多指責,但畢竟一年只有一場,平時票價依然平民化,周立波卻似乎打算把今年所有的演出票價都“大幅度提升”,海派清口誕生之初的草根味、親民感還會保持下去嗎?據孫徐春透露,周立波接下來有很多計劃,包括拍自己的電影。這都可以理解,只是人們希望海派清口這一誕生不易的上海文藝新品種不要從此疏遠了上海的平民草根,不要減弱上海地域文化特性。
本報記者 王劍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