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地球一小時”將再度來到中國,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倡議,每年3月最后一個周六的20:30至21:30,熄燈一小時,以減少能源消耗,遏制全球變暖。今年,北京故宮也將按時熄燈,從而與埃菲爾鐵塔、帝國大廈等一起成為倡導環保的新地標。
關注環境,減少碳排放,毫無疑問是積極的,但問題是,這一小時真的有價值嗎?在激動人心的口號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實?
“一小時”的效果是幻覺
“一群不懂物理的人提出的愚蠢口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訪者對本報記者介紹道,最早進行“地球一小時”嘗試的是悉尼,2007年該市通過“地球一小時”,共節省了4.8萬多度電,等于少排放了52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于10萬輛小型汽車一年的排放量。
乍一看,“成果”卓著,但實際上統計有誤,因為它是將平均日耗電量減去當天耗電量算出來的,而周末本來就比平時用電少。將這“一小時”和其他日子的同時段平均用電量相比,僅下降2.1%,而電力在傳輸過程中,所消耗的比例,遠遠要高于這個數字。換言之,靠“一小時”所節約的電能,微不足道。
吊詭的是,不用電,人們只能用蠟燭等來照明,可蠟燭釋放的二氧化碳可能比電燈多。此外,還要考慮到一小時內集體開、關電源所帶來的瞬間用電壓力,這會大大增加碳排放。
“對地球一小時,國外早有批評之聲,被稱為荒謬的時尚,環境專家蒂姆·布萊爾還發起過用電一小時的倡議,和它完全唱反調。”這位受訪者說。
故宮不應參與“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的主張是積極的,但必須組織起來,如果無序的話,不僅沒有意義,反而會增加能源消耗。”電力行業資深從業者苗青說。
“一小時”是自發進行的,用戶分散,所以電力部門不知道哪會出現用電低峰,電是無法大規模儲存的,所以節約出來的電,最終會在電網中消耗掉,而消耗“多余”的電,不僅會對電網造成影響,還可能增加碳排放。
苗青認為,如果組織起來,“一小時”可能會有積極意義,比如悉尼54%的市民參與了該計劃,這樣電網就能掌控用電低峰出現的時間,通過停機來節電。但對于它的效果,苗青認為很有限,遠不如使用節能燈、隨手關燈更為有效,有趣的是,在首倡“地球一小時”的悉尼,卻只有8%的居民簽署了協議,承諾使用節能燈。
對于故宮參與“一小時”,苗青表示不贊成,“減少碳排放,重點是在居民用電上,故宮作為公共建筑,安全監控、照明、防火等都需要用電,貿然停電,如果出了事故,怎么辦?”
應該終結的“口號思維”
“環保是對的,但把它極端化,就很危險。”作家郝曉輝表示,環保是科學,需要審慎的態度和長期的堅持,但現實是許多環保主張過于極端,除了“環保”就是“不環保”,這不僅造成了不必要的紛爭,還會使我們喪失判斷力。
他表示,“地球一小時帶有口號大于實證的問題,一些環保者動不動就把問題提升到生態道德的層面,既然是道德問題,除了服從,你不能質疑,這就有了某種強迫性,這往往給謬誤的傳播留下了空間。”
值得擔憂的是,在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中,某些網站還發動網友給企業寫電郵,要求企業也參與其中,對此,郝曉輝表示不能認同:“地球一小時的科學性還沒驗證,通過道德綁架的方式強制別人去做什么,效果適得其反,況且大量的電郵,本身也在消耗能源。”
“環保要靠理性,不能靠狂熱,口號思維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從長遠看,是不利于環保事業發展的。”郝曉輝說。
陳輝/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