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彈琵琶”第二曲:發展畜牧業
胡耀邦認為,種樹種草,有了充足的草飼料,就可以大規模發展畜牧業;牲畜提供大量優質有機肥料,就能促進糧食增產,增加農民收益。無論是在西北、西南的甘肅、青海、云南、貴州,還是在內地及沿海的湖北、河南、江蘇、山東,他都反復強調發展畜牧業的重要性,鼓勵各地要積極引導和支持農牧民多飼養豬、羊、牛、禽,發展畜牧業。他在青海說,你們地面那么大,如果農牧結合,一戶養一頭奶牛,一年收入1000元,僅此一項,收入就可以翻一番。只有農牧結合,才能實現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
1984年11月17日,胡耀邦在關于發展畜牧業問題的談話中提出:“今后30年,也就是從現在起到21世紀的20年代,我國畜牧業應當堅持并且實現大發展的方針。”要使畜牧業大發展,在結構上采取什么方針呢?胡耀邦經過廣泛的調查研究,總結各地群眾的實踐經驗,認為:“長遠來說,可能是這樣一個次序:牛、羊、豬、禽、雜。這里所說的雜,包括馬、騾、驢、駝、鹿、兔、獐、貂等等。但是就當前來說,就今后一定時期來說,豬還是第一位的,禽是第二位。”
胡耀邦認為,發展奶業是滿足城鄉人民需要、增強人民體質的大事。“要采取奶牛和奶羊并舉的方針。有些地方奶牛一下子搞不起來,而養奶羊的投資比較少,技術比較簡單,飼養也比較方便,應當更快發展。”繁殖奶牛、奶羊,“應是改良本地品種為主,進口為輔。改良品種,比如土牛經過三代,就可以變成良種了。進口,除了引進必要的良種牛羊之外,還可以買胚胎和精液。說進口為輔,但千萬不要輕視這個輔。因為只靠自己搞,不夠嘛”。他指出,這種有益于國計民生的大事,早進一年和晚進一年,結果和意義是很不相同的。
鑒于一說大發展就要國家投資、國營為主的陳舊觀念,胡耀邦認為:“應當以專業戶、專業大戶、專業聯戶和專業村為主,扶持農民自己干,扶持地方干。這就是說,以個體為主,少量的由集體搞,國家全力以赴地從事技術指導、技術推廣、品種改良、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服務工作。要發展專業大戶和專業村,請你們注意總結這一方面的經驗。那種一家一戶的零星飼養可以搞,不要反對,但一定要促進專業大戶和專業村的發展。不是說越大越好,不要搞形式主義,但是必須看到,如果專業大戶發展起來,一戶能夠養多少頭奶牛,或者養幾十、幾百頭羊,幾千、上萬只雞,如果整個村子都干這一行,先進技術的傳授就快了,加工、收購、運輸就方便得多了,畜牧商品化就能夠更好實現了,國家的各項服務工作就更加有效了,農民也就富得更快了。”
胡耀邦認為,先進技術的開發和推廣,對于畜牧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對中央、省、地市的各級主管部門來說,這是第一位的大事。“如果沒有先進技術,還靠那些落后的甚至是相當原始的生產方法,中國畜牧業大發展是不可能的。必須切實地研究和掌握畜牧業生產和加工過程各個環節上的先進技術,包括培養良種、繁殖飼養、疫病防治、飼草飼料和綜合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先進技術,有效地加以推廣。”
胡耀邦對發展畜牧業的這些見解,對于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對于老少邊窮地區因地制宜治貧致富,其指導作用是很大的。他的這一思想,在影響深遠的中央幾個“一號文件”中,都有相應的闡述和規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