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5日對泰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3天,他們會度過一年一度的宋干節(Songkran Festival),迎來屬于自己的新年。連日來,該國爆發了多次大規模游行示威和流血沖突事件,宋干節的到來緩和了緊張的氣氛,各方勢力不再劍拔弩張,曼谷老百姓和外國游客開始走上街頭,潑水嬉戲。
給泰國帶來放松的機會
泰國人幾乎是世界上最愛過年的人群,他們過中國年,也過西洋年。不過,真正屬于泰國人的“年”卻是宋干節。潑水是宋干節的主要慶祝方式。在節日期間,泰國的男女老少會手持各式各樣的水槍,見人就“開槍”,更有人用勺舀水迎面潑灑。水花飛濺處,歡聲笑語四起,興高采烈的青年男女又歌又舞,全身濕透的人們盡管突遭“襲擊”,卻是滿臉歡欣。
作為泰國人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習俗,他們把宋干節當做向世界介紹自己的一張名片。在上海世博會開幕前的泰國館預熱活動中,邀請中國朋友共同潑水祈福就是其中的一個項目。
由于泰國政局的動蕩,曼谷市政廳已經取消了今年慶祝宋干節的所有官方活動。由于“紅衫軍”占據了往年曼谷宋干節人們用以歡度節日的繁華橋及附近街道,4月13日之后,一些群眾開始走上曼谷是龍路一帶街區,自行慶祝節日的到來。在是龍路的街道兩旁,出現了不少擺賣潑水所用工具及拌在水中專門用于涂抹人們臉龐的爽身粉的攤點。與此同時,“紅衫軍”也在聚集地開始慶祝宋干節,并主動停止示威活動一天。
在曼谷的一些街頭,人們能看到一些孩子興奮地擺弄著向過路人潑水的水槍,而不遠處全副武裝的士兵卻警覺地緊握M-16步槍,與嬉戲的孩子們形成強烈反差。“本來應該是高高興興的日子,卻只有小孩子能夠那么開心。”泰國人尼瓦說。不過,也有許多曼谷市民表示,宋干節的到來終于讓他們得到了一些“放松”的機會。
部分游客避開曼谷過節
宋干節到來之前,許多曼谷市民選擇不出家門,一些市民則前往外埠旅游以免遭遇危險。許多外國游客在經歷了暴力沖突的驚險之后紛紛逃離曼谷,尤其避開靠近沖突地點的旅客聚集地考山路。
談到4月10日晚“紅衫軍”與軍警的激烈沖突,英國游客柯文心有余悸,稱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與她一同來到泰國旅游的人有不少已經撤離曼谷。一位網友在血腥沖突后重臨沖突爆發地點,實地拍攝了逾10段視頻上傳到網絡上。通過視頻可見,曼谷市的部分地區目前較為平靜,游人稀少,“紅衫軍”舊城區集會據點繁華橋的部分商戶已經重新開張。新西蘭的庫普卡是第一次來到他心目中的“微笑佛國”,眼中所見除了暴力沖突就是蕭條之景,他沒有看到想象中熱鬧的慶祝景象,表示對此次泰國之行略感失望。
與此同時,泰國南部及北部城市的情況則要正常許多,比如靠近中國的城市合艾。合艾以往就是外國游客及泰國人慶祝宋干節的勝地之一,出于對泰國局勢的憂慮,不少放棄曼谷的游客將目的地改為合艾。今年,前往合艾參與宋干節慶祝活動的旅客數量比往年高出10%。目前,該市所有酒店全部爆滿,全城約1.5萬間出租房皆租罄,一些租不到房間的旅客甚至租住當地的民宅公寓或住在廟宇中。
最想得到的禮物是和平
一個多月以來,“紅衫軍”針對泰國當局作出的各種行動讓泰國局勢陷入了緊張氣氛:集會示威,數次發動大規模游行,通過潑血示威的方式向政府施壓。朝野雙方兩次直接談判未果后,“紅衫軍”升級行動,占領了曼谷的核心商業區和主要交通路口。4月7日,示威者暴力沖破警方防線、強行進入國會大廈,泰國總理阿披實隨后宣布實施緊急狀態法,允許政府調動武裝部隊維持秩序。尤其是4月10日,“紅衫軍”與泰國軍警之間發生了泰國18年來最為血腥的暴力沖突,“紅衫軍”向軍警投擲雜物和燃燒彈,或用彈弓投射石子,軍警則端起槍朝人群發射催淚彈和橡膠子彈。這場暴力沖突導致至少21人死亡、840人受傷。
泰國動蕩的局勢正在損害泰國經濟,支柱產業旅游業首當其沖——迄今已有43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針對曼谷的旅游警示。泰國旅游院主席功吉透露,泰國已召開會議評估“紅衫軍”示威對旅游業造成的影響。評估結果顯示,自示威開始至今,已導致旅游業流失20億銖(折合人民幣約4.2億元)的收入。曼谷酒店本月入住率僅有三成,而往年同期入住率可達六成。
許多泰國商家抱怨他們錯失了宋干節的商機。泰國商會大學麾下的經濟及企業預測中心針對目前政局對商業的影響,隨機調查了820家企業發現,約61.9%受訪者表示業績受到政局問題的負面影響。以產業劃分,約62.5%的農業從業者表示受到沖擊、約66.7%的貿易業受到打擊,約77.4%的服務業受到負面影響,約51.7%的工業受到波及。各企業認為,如果“紅衫軍”繼續示威1到3個月,對貿易帶來的影響程度將更為沉重。
根據泰國易三倉大學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超過七成的泰國受訪者希望朝野雙方展開第三輪談判,一半以上受訪者對軍民沖突深表難過。在曼谷及清邁、大城等16個府的共1124名受訪者中,絕大多數人坦言最想得到的宋干節禮物是“和平”,其次是“社會公平”。不少泰國人表示,希望人們脫去紅衫,穿上五彩繽紛的傳統服裝,一起度過一個祥和快樂的宋干節。
(本報記者 毛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