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電視相親節目遍地開花,相親真人秀成為了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據不完全統計,各大衛視的相親節目,一周至少有7檔在上星衛視播出,而其中以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和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最為搶眼,強勢者甚至創下3.82%的冠軍收視率,讓從北到南的人都開始討論起“剩男剩女”的話題。那么十多年前走紅之后又歸于沉寂的相親節目,再度在熒屏上走俏,究竟是咸魚翻身“回潮”,還是電視臺真的很寂寞,在選秀熱冷卻后的又一燃燒?有專家指出,不管嘉賓是否有表演的成分還是言辭是否犀利,相親熱的出現其實表達了人們對于個性展示的需求,而透過電視的平臺讓世間百態高調濃縮。換句話說就是,“哥相的不是親,是潛力和觀念!”
電視臺為何熱衷相親?“剩男剩女”成社會熱點話題
相親類的電視節目并不新鮮,十多年前,以《玫瑰之約》、《非常男女》等為代表的一批節目,就曾掀起電視相親熱,不過很快就因缺乏內容新鮮感、形式墨守成規等原因而越發疲軟。而此后崛起的選秀熱潮,更是讓相親節目一夜之間遭遇集體“被下課”。熟料,沉寂多年后,當“剩男剩女”成為社會熱點話題之際,湖南、江蘇、浙江等衛視不失時機地再度推出此類節目,為都市年輕一代提供時尚交友的平臺,“婚戀生活”再成社會熱門話題。據了解,相親節目視頻已經連續多日占據網絡搜索排行榜第一名,而僅《非誠勿擾》一檔節目目前就擁有接近10萬名的粉絲。
“就像時尚潮流一樣,過去之后自然就會有新的東西代替,節目也一樣。前幾年選秀節目大火,唱歌節目大熱,我覺得今年相親類節目會很火,跟潮流的更換一樣。前兩年選秀節目熱量釋放過后,現在新派交友類節目出來,可以說正是時候。”江蘇衛視《非誠勿擾》制片人王剛認為新派交友節目已經勢如破竹。此外,湖南衛視《我們約會吧》制片人劉蕾也表示“不管以后的發展會如何,至少在今年會形成一股相對熱門的風潮。”
是什么人在追捧?80后透過交友表達觀念
如今隨著相親節目的火爆,各大網絡論壇里類似“相親秘籍”、“相親時是否AA制”、“我的相親經歷”等帖子已是鋪天蓋地,引發眾多網友熱議,“相親”這一看似老套的傳統婚姻禮儀,已經掀起了一股熱潮。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01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4.6%的人表示,身邊有很多人在相親。參與調查的人中,“80后”占51.6%,“70后”占32.0%。
“與傳統相親節目的溫馨有禮不同,現在的節目以多女選一男或多男選一女的形式呈現。參加者甚至會以現實的房子、車子、收入、外貌等條件,直接當面評價對方。我感覺大家關注這樣的節目,對自我觀點的表達或者傾向更多于交友目的本身。”1984年出生的成都白領林超認為,約會節目的流行反映了廣大單身人士,尤其是剩男、剩女的集體焦慮。“在10年前要做這樣的節目可能不會火,因為當時的70后沒有現在的80后、90后面臨的眾多現實問題,比如男多女少,比如開放叛逆、注重自我的個性等。”而“成都高校單身交友群”的組織者“小魚”則表示“以80后為主的人重新回歸相親的原因,是因為對愛、對其他人際關系缺乏安全感,他們希望更公開的平臺來直接幫忙鑒定對方。”
記者在一些熱心網友的討論區看到“哥相的不是親,是潛力和觀念”、“姐要的不只是錢,還有心意”等這類的點評語句被追捧為經典語錄,被大家爭相效仿。超過一半的觀眾認為,在社會壓力相對增加和快餐式文化逼近的時候,年輕人開始用更直白更簡練的方式選擇情感伴侶,“合適就相處,不合適就換,免得多浪費時間。誰不指望對方樣樣好呢?只是電視表達得更直接罷了。”
此類節目能走多遠?《非誠勿擾》開創新的節目形態
對于新派交友節目的走紅,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文學院苗棣教授認為,《非誠勿擾》的火爆是內地婚戀類節目新的發展形態:“從與國內外節目發展的形態比較中,我們看到了現在婚戀節目發展態勢在《非誠勿擾》上的體現,與傳統婚戀節目模擬整個約會的過程不同,《非誠勿擾》只是模擬約會前的準備過程,給嘉賓提供一個平臺,節目之后就要嘉賓之間相互了解自由發展,這也展現了網絡時代的愛情觀。”
“節目播出的社會背景面臨轉型,是從一個單元價值向多元價值的轉型,所以在節目中我們能看到多元價值觀的現實化。”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周曉虹教授認為,節目所傳達出的婚戀觀念旨在促進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升值碰撞,“對于年輕人,他即便誰也沒帶走,也是進行了情感表達和洗禮;對于不理解的人,則提供了了解、溝通當下年輕人觀念的平臺。” 記者陳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