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一秒鐘,你看到了什么?
雷蒙德·穆迪博士一直渴望知道人在臨終時,如何看到生命的帷幕降下。30多年來,這位美國心理學家致力于研究瀕臨死亡的體驗。在訪問了150名瀕死體驗者后,他將研究成果匯集成《死亡回憶——瀕死體驗訪談錄》一書。
“我沒法理解發生了什么,我想大喊大叫,卻無法發出聲音。我聽到身邊的人認為我死了。”在穆迪的記錄中,這幾乎是每個受訪者的感受。
這些受訪者有的是被醫生診斷或宣告為臨床死亡后復生的人,還有的是在事故、重傷、重病的過程中非常接近死亡的人。為了進一步開展研究,穆迪還訪問了醫生、護士或者瀕死者的親友。他們目睹了對方的死亡過程,并且聽聞瀕死體驗者的現場講述和反應。
通過列表、畫圖、文字整理等方式,穆迪歸納出瀕死體驗的一般要素。
——將近2/3的受訪者認為精神脫離了軀體,游離到半空中,其中有人感覺自身正在通過幽暗的隧道;
——約1/4的人宣稱,他們身體的各個部位散落在空間里,接著似乎沉沒在萬丈深淵里,四周一片黑暗。深淵的頂部有一束光,“感覺光明即將來臨”;
——還有一些人感覺自己身處“幻覺”之中,家人、朋友甚至死去的親人都出現在面前。不過他們無法發出聲音,更無法做出握手、擁抱等動作。
在最后的時刻,絕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的一生進行全景回顧,有些人甚至聲稱不愿意再回到塵世。這些人在被救治之后,更是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失望感,“又該為生計奔波了”。
過去,瀕死體驗被認為僅僅是一種病理學現象,可能由藥物幻覺和大腦缺氧引起。以凱特明(katamine)為例,它是一種通過靜脈注射起作用的麻醉藥物,能使病人產生類似脫體的感覺。在麻醉期間,病人對疼痛和周圍的環境不會有任何反應,他會感到胳膊、腿在“分離開來”。清醒之后,病人會陷入精神上的混亂,做一些栩栩如生的夢。
美國廣播公司《黃金時間》欄目曾記錄過前總統克林頓的瀕死體驗。他聲稱,在一次心臟病發作時,因使用藥物產生過一種“幻覺”,“感覺有一個黑黝黝的面具迎面而來,還看到了許多光圈,在光圈里我看到了希拉里的身影漸行漸遠,最后隱沒在黑暗中”。
至于大腦缺氧,是因為臨床死亡時,病人大腦的供氧被切斷,身體其他部分受到壓迫,導致垂死的大腦做出最后的喘息,因此產生各種“幻覺”。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毛利華對“瀕死體驗”進行過相關研究。他認為這些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無法完全解釋瀕死體驗。他解釋說大腦有一個部位,叫做左側顳頂聯合區,負責整合零碎的輸入信息。若是這一區域過于活躍,正常人也會產生主觀意識與客觀事實相偏離的“幻覺”。即便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在神經衰弱或者勞累的時候,容易出現極端狀態。這是因為他的大腦對輸入的信息作出了錯誤的解釋,由此出現類似瀕死體驗。
還有人試圖從神經學上尋找答案。當神經系統病癥發作時,有可能出現與瀕死體驗相似的現象。如癲癇病患者在病癥發作時,往往出現“脫體現象”,在周邊人看來貌似“瀕死現象”。一些神經學家認為,正是瀕死體驗者的神經系統失常導致了瀕死現象的出現。不過,毛利華認為任何瀕死體驗都是大腦的反應,將神經系統用于解釋瀕死體驗有些牽強。他表示目前對于瀕死體驗的研究“著實很難得出確鑿的科學解釋”。
死亡對人類來說,從始至終都是一個神秘的詞語。臨死前的一秒鐘,你會看到什么?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或者,這個答案其實并不那么重要。
《死亡回憶——瀕死體驗訪談錄》 【美】雷蒙德·穆迪著夏樂譯 吉林文史出版社
記者 周凱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