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開大學人文學者、作家,天津歷史學學會理事裴鈺的一篇有關山東省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爭搶“西門慶故里”的文章引起了廣泛關注。前天,有記者采訪了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黨委書記江海。江海稱,裴鈺的文章與有關事實不符,西溪南鎮從來沒有爭過“西門慶故里”。對此,裴鈺昨天中午在博客做出回應,堅持認為自己的文章是符合事實的。
黃山市西溪南鎮黨委書記:
“《金瓶梅》遺址公園”
從未得到政府批準
裴鈺的文章一經刊發,立刻引起輿論嘩然,記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鍵入“西門慶故里之爭”一詞,能搜索到4萬個相關網頁,各地媒體也紛紛發表評論文章,譴責這種“性感開發路線”的做法。
前天下午,有記者采訪了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黨委書記江海,江海說,2006年,曾有媒體報道稱“黃山市2000萬打造‘西門慶故里’,并于五一對外開放”,他認為這純屬假新聞。“我們包括河道治理、村莊整治等一共才投資了幾百萬。”江海解釋說,當時開發的旅游項目包括古村落、私家園林、濕地項目、古戰場等一共預計投資2000萬,而被稱為“《金瓶梅》遺址公園”的項目投資只占十分之一還不到,“這種說法顯然是被媒體夸大了!”
雖然投入2000萬打造“西門慶故里”純屬“虛構”,但《金瓶梅》遺址公園卻是“曾經有過的”。江海告訴記者,當時是一名本土學者經過研究認為,《金瓶梅》中的場景與西溪南鎮的一個名為“果園”的私家園林很相似,該學者據此認為西門慶的原型就是該園林的主人。于是,有一家浙江的旅游公司借此打出“《金瓶梅》遺址公園”的牌子。“這個項目從來都沒有得到政府部門的批準,2007年試營業不久就停掉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對外開放。”
裴鈺的文章中提到,黃山市徽州區打出“西門慶故里”招牌之后,收到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并從中獲益,由此“在黃山腳下生生地‘孵化’出全新的徽州文化游”。對此江海感到很無奈。他介紹說,西溪南鎮去年的財政收入是1800萬,而主要是靠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化,“旅游基本是零”,江海一直強調,西溪南鎮發展的重點從來不在旅游上,也從沒有想過依靠“西門慶故里”的炒作來帶動旅游業發展。而相關報道出來后,當地部分景點打出“拒絕媒體采訪”的招牌也是迫不得已。“要說獲取了什么,可能就是把西溪南鎮的名氣搞大了,但是這個名氣不是我們想要的。”
江海跟記者提到,這些年西溪南鎮確實也有過做旅游產業的打算,但是絕對不是打出“西門慶故里”這個招牌。“我們這里風景非常優美,我們希望打造的是生態村、藝術村。”
“我們這里是徽商故里,可以研究的很多,徽商文化、徽學文化都可以搞,當然民間學者研究‘金學’我們也不可能禁止人家。”江海認為,作為學術界的研究,有爭議是正常的,但是他們絕對不會打著“西門慶故里”的招牌來發展旅游,“即使名氣被炒得再大,我們也不會這樣做”。
黃山市徽州區旅游局局長:
沒想過通過《金瓶梅》賺吆喝
前天下午,還有記者從黃山徽州區旅游部門了解到,徽州區并未建造“《金瓶梅》遺址公園”,所謂的景區事實上就是整個西溪南古村,按當地人的說法,叫“景村合一”。而由于種種原因,之前承接西溪南古村開發項目的浙江某投資商已經暫停該項目。“我們正在準備招商,西溪南古村下一步怎么發展?景區打什么營銷牌?需‘新東家’決定。”徽州區旅游局的劉局長向記者透露。
“作為主管部門,我們沒有想過通過《金瓶梅》賺吆喝,外界所謂的‘《金瓶梅》遺址公園’,其實是指景區內的‘果園’,對外也沒有稱之為‘《金瓶梅》遺址公園’。”劉局長很堅決地告訴記者。“果園”實際上是明嘉靖年間鹽商吳天行的私家庭院,是西溪南古村十大園林中保存得最好的一個。
裴鈺:
人文經濟開發要理性
對于江海通過媒體發表的言論,裴鈺昨天做出了回應。
裴鈺說,他的文章涉及故里經濟分析,其中一方是“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全文沒有出現“西溪南鎮”字樣。文中寫到“國內外第一次把黃山市內的黃山區(黃山旅游)和徽州區(徽州文化游)區別開來”,也是基于黃山市徽州區的層面進行分析,西溪南是徽州區下轄的鎮,由鎮級官員對上級事務進行“越級表態”,是否恰當呢?
裴鈺指出,在他有關“西門慶故里”之爭的文章的第二段,有四個字“近十年來”,該文是基于近十年來的故里經濟的歷史性梳理,依照歷史的脈絡,科學整理,嚴謹處理,歷史發展的事實很清楚。
裴鈺說,刊發采訪江海的文章的媒體刊登的新聞標題是《安徽黃山徽州否認爭西門慶故里未造金瓶梅遺址公園》,前后兩個半句都錯了。第一,鎮官員不能代替上級政府進行“否認”;第二,明明文中出現了“《金瓶梅》遺址公園卻是‘曾經有過的’”,標題又稱“未造金瓶梅遺址公園”,有這么自相矛盾的嗎?
裴鈺特別指出,他不主張對各地基于地方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而進行的名人故里爭奪做出簡單的傾向性評判,而是在承認開發“故里經濟”具有一定的經濟合理性的前提下,對少數地方的超常做法做出警醒:在人文經濟的開發中,保持冷靜和充分的經濟理性是必要的,否則得到的將可能是“多輸”結局。
董艷芬 張火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