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由江蘇衛視打造的真人秀節目《密室療傷》亮相后,引發強烈爭議。絕大多數的網友認為,《密室療傷》在“密室”的幌子下將“嘉賓”的心理隱私公之于千家萬戶的熒屏上,而且畫面刺激,無論對“嘉賓”還是對觀眾來說,都不是心理治療,而是心理逼迫。
隱私變成看點
《密室療傷》,顧名思義是在不公開的空間內對人進行心理治療,讓人在不受注視的私密環境里敞開心扉,傾訴隱痛,有些類似教堂里的懺悔室。但是,這種人性化的方式恰恰最不該搬上追求最大收視率的電視。設身處地想想,誰愿意將自己內心最血淋淋的一面被人看熱鬧?觀眾發現,傾訴者被《密室療傷》忽悠了,“密室”里的攝像頭連接著千家萬戶,“嘉賓”的隱私、傷痛、不堪,被赤裸裸地曝曬在無數觀眾面前,從人性的角度說,其實很殘忍。有網友指出:“這種心理訪談類的節目根本就不可能保護嘉賓的隱私,打著‘密室’的幌子,其實只是為了滿足有些人的窺私欲。”
人性關懷何在
在第一次播出的節目中,“嘉賓”王荔在接受“心理治療”時因為怕蛇而惡心干嘔,面色發青,還特意配上陰森的音樂,讓觀眾看得很不舒服,非常壓抑。“嘉賓”向忠海在節目中大吐喪女之痛,說到傷心處痛哭流涕,四塊大屏幕上不斷播放汶川大地震時山崩地裂的一刻,以及向忠海女兒生前美麗的照片,強烈的反差讓觀眾覺得猶如在看恐怖片。人們記得,美國9·11事件發生后,為避免再受刺激,罹難者家屬要求電視不要重播那恐怖一刻,立即被采納了,而《密室療傷》只求震懾眼球,完全無視人性關懷。“看了后我連做了幾個晚上的噩夢,節目太殘忍了,真希望節目以后不要這么可怕。”有觀眾在網上論壇留言。
該不該真人秀
節目制片人景小驥宣稱:“《密室療傷》并非一檔娛樂節目,需要人沉下心來看,隨后播出的節目暴露的心理問題會更加尖銳、刺眼。”即使出于為需要者提供心理治療的目的,電視綜藝節目其實也有多種方式可以采納——通過化名、特型化妝、聲音處理、保護性剪輯等技術手段,改變當事人的形象,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也盡力保護他們的隱私。節目卻做成了真人秀,這不能不使人懷疑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熒屏心理節目打出為人進行心理治療的招牌,但本身畸形的追求就該接受心理治療。
見習記者 孫佳音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