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不久前的記憶,“×哥”和“×姐”曾經是大佬們的專用詞,比如香港電影中的黑社會老大。但是現在,一股網絡“哥”、“姐”風潮早已將這個印象徹底顛覆,犀利哥、三輪哥、鳳姐、著姐……他們都曾經是默默無聞的,但被廣大網民“圍觀”后,知名度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很多大佬。
哥們、姐們或主動、或被動地大紅大紫,人們憤怒、驚詫、不屑、追捧、起哄……但是各種各樣的哥和姐仍然不斷涌現,只是在喧囂間隙偶爾的塵埃落定時,我們猛然發現,在這個有無限可能的網絡時代,一個人要紅誰都擋不住,哪怕他(她)曾經是最不起眼的那一個。難道這也成了一種網絡文化?
類型一:主動炒作
代表人物:鳳姐、煙卷哥
說到2010第一姐,非“鳳姐”羅玉鳳莫屬,她長相平平,身高不到1.50米,超市收銀員,卻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自稱懂詩畫,會彈琴,精通古漢語,“9歲起博覽群書,20歲達到頂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無人能及”。她在電視節目上公布了7大苛刻征婚條件,誓嫁“身高1.76-1.83米的名校碩士生,并且長得要陽光、帥氣”。
這樣的言行必然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都把抨擊的矛頭對準了“鳳姐”本人,說她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但是誰把她的言行放大了?是謀求收視率的電視臺,還是鳳姐背后的炒作團隊?其實,歸根結底是整個社會的浮躁心理,是網民自己在對“鳳姐”們進行自動炒作,因為大眾需要這樣一個人來滿足娛樂的口味,刺激空虛的精神。
再回頭看看“姐”的鼻祖——芙蓉姐姐,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她更加驚世駭俗,人們的非議也更多。但現在她的“靚照”再出來,已有網友說:“我怎么覺得芙蓉姐姐越來越正常了,還是我越來越不正常了?”屢見不鮮,我們或許已經對這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漸漸適應,沒有這種炒作和刺激,都會覺得網絡不正常。
到底是誰嘲笑了誰,你嘲笑人家,人家成了名;人家嘲笑你,你卻渾然不知。芙蓉姐姐也有多部影視作品了,鳳姐已經受邀請拍寫真集了,誰能說,我們這些罵得痛快的人就比她們高明呢?
類型二:被動圍觀
代表人物:犀利哥
“犀利哥”本是寧波街頭一名無家可歸的乞丐。有網友偶然間拍到了他的一組照片,發到網上,“犀利哥”一夜爆紅。網友稱:“那憂郁的眼神,唏噓的胡碴子,那帥到無敵的風衣,還有那雜亂的頭發,迅速秒殺了觀眾。”他身上的乞丐服甚至被追捧為最新時尚,一時間,“犀利哥”粉絲無數,商家也大打“犀利哥”牌。
從此,“犀利哥”平靜的流浪生活徹底受到了驚擾。很多人到街頭找他合影,還不知道發生什么事的“犀利哥”被圍觀人群嚇哭。后來被親人領回老家,但不久前又被商家邀請走秀。雖然他出名了,雖然他走秀2天收入3萬元,“脫貧有望”,但這難道真的是他希望的生活嗎?
不知道人們是由衷地關心“犀利哥”們,還是以此為樂,作為消遣呢?也許二者兼而有之。以娛樂的精神來消費弱者,“犀利哥”不是第一個犧牲者,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后來出現的“三輪哥”、“勝利哥”都是同樣的產物。只是,人們在消費弱者的同時,還消費了內心的良知。以消遣開始,以痛感結束,不知這個循環何時能結束?
類型三:陰陽顛倒型
代表人物:著姐
現在有個網絡流行語叫“偽娘”,當下最著名的“偽娘”是劉著,人稱“著姐”。男人劉著參加了2010年“快樂男聲”選秀,因報名時著煙熏妝、穿藍色絲襪和高跟鞋,進行女性化的表演而引起社會關注。雖然最終被淘汰,但他“比女人還女人”的扮相和舉止,讓其出盡風頭,迅速躥紅。這次選秀中還出現了其他“偽娘”,有網友甚至發帖子盤點了2010“快男”選秀十大“偽娘”。
也許,“偽娘”是與“春哥”、“曾哥”們相對應的。“信春哥,得永生”,“信曾哥,不掛科”,這兩句流行語體現出粉絲們對中性形象的女生李宇春和曾軼可的擁護。
有網友說:“在這個選秀泛濫、審美疲勞的時代,唯有不斷地制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葩’,才能挑逗起觀眾日益麻痹的神經。”所以,去年的“超級女生”選秀在“春哥”之后又出了一個“曾哥”,而今年的“快男”便索性誕生了一個“著姐”。你“超女”能選出爺們,我“快男”就不能選出偽娘嗎?與此同時,同根生的“花兒朵朵”更是拋出了“王子”、“悅哥”這樣的“純爺們”。
一時間,“中性”蔚然成風,“偽娘”和“X哥”神話降臨,觀眾從最開始的排斥,到逐漸接受,再到后來的瘋狂追捧。“中性當道”已演變成一種潮流,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有人曾評論說:“你舍得死,我就舍得埋。”如果“偽娘”和“春哥”們是舍得死的一群,那么網民就是舍得埋的一群,只不過,這個“埋”其實是“捧”,成全了他們想要成名的愿望,也成全了網民扭曲的心理。
“哥”“姐”是一種文化嗎?
有人說,“哥”“姐”現象已成了一種文化,只不過,這種被網絡炒作出來的“文化”總是發出怪異的信號。
一是低俗。“著姐”曾經在博客中說,他的行為不會影響小朋友。也許他模仿女性真的是像他說的那樣,是“天性”使然。
但當“偽娘”和“春哥”們被網絡熱炒、被人們熱捧時,這個社會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很少能夠免受打擾,事實上在很多校園里,“哥”“姐”已成為學生們掛在嘴邊的詞兒,甚至已成為一種時尚。
二是急躁。“哥”“姐”現象中,有不少是為了出名博出位。 “鳳姐”和“芙蓉姐姐”就是典型,偏偏她們還真出名了。在這個以成名、財富為成功標準的社會,“鳳姐”們起到的“標桿”作用會影響到多少人呢?而將弱者拿來娛樂,又會讓人們得到什么呢?
也許,這稱不上是一種文化,充其量只是一種現象,按照網絡焦點轉瞬即逝的無數先例,“哥”、“姐”的潮流也許很快就會過去。但無論它是什么,無論它存在多久,網絡現象都是一種現實文化心理的折射。只是不知道,“哥”、“姐”之后,又會是什么。
新聞鏈接
“哥”、“姐”不完全盤點
低碳哥:2010年5月,國內某知名論壇出現了一位用行動宣講環保概念的男子,稱“低碳是美德,低碳是時尚,低碳就是哥”,因為極致低碳的生活,該男子被網民稱為“低碳哥”。
勝利哥:又稱“青泥姐”,男,大連人,因為常在大連勝利廣場、青泥洼橋步行街身穿女性化裝扮出沒,引起關注而得名。“勝利哥”身穿白色襯衣、淡粉色短裙、粉色絲襪,腳穿白色高跟鞋,被稱為“混搭潮人”。
三輪哥:源自2010年5月9日凌晨北京的一場交通事故。一輛三輪車從兩輛車中間恰巧穿過,幸運躲過兩次致命撞擊,被網友追捧,被評價為:“三輪哥,騎得是那般淡定。高端的操作,風騷的走位,閃電的反應,純意識流,車禍發生瞬間,一個手剎加后輪平滑,猶如過江之鯽般從容瀟灑地拒絕了死神的邀請。”
煙卷哥:最近出現在北京地鐵中,穿著紅衣,有時像猴子一樣抓著扶手蕩來蕩去,有時又旁若無人地抽煙,還對著女乘客高唱“謝謝你給我的愛”。網上流行的這段視頻還配了一首歌:我要出名,我不怕出丑;我要炒作,也不怕挨揍……
本報記者 張偉群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