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懸賞案再鳴學術浮澡警鐘
國學大師稱傳統文化需法律保護
山西大學副教授白平與閻崇年就“懸賞”挑錯一事鬧上公堂后,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也由此引發了關于學術浮躁的討論。
在白平對閻校本《康熙順天府志》挑錯前,曾出現過北大教授將孟子錯譯為“門修斯”,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把蔣介石翻譯成“常凱申”之事。有學者認為,學術界的浮躁之風一次次“吹”來了偽學者的尷尬。當社會的浮躁情緒影響到學術界的時候,學者們還能不能擺正嚴謹治學的態度,是一個多次引發探討的社會議題。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學術浮躁?又如何根治學術浮躁?《法制日報》記者就此對學術界人士進行了采訪。
技術手段無法根治學術浮躁
閻崇年懸賞案發生后,同樣供職于山西大學文學院的講師陶文實多次向《法制日報》記者表達了對學術浮躁的擔憂。
他認為,目前我國教育機構行政化,各級學校都作為行政機關辦公,一些教師、學者不把精力用于學術研究,反而將大量時間和精力用于其他事情上。“這不是高校所應該出現的正常現象,以前我認為白平的行為是不必要的,現在我反而覺得如果能夠以此凈化高校學術浮躁氛圍,也是值得支持的”。
執教于太原市某中學的吳志軍自事件發生之后便一直關注,他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目前雖然國內有著所謂的“國學熱”,很多人也都認為這是當前國學復興的一個標志,但是轟轟烈烈的的表面下不免有些魚龍混雜,一些不適合當前社會主流文化的內容重新被當作“國學”而受到追捧,更有一些學者打著研究“國學”的名號從事其他盈利活動。表面上看起來,“國學”風風火火,但是時間長了其負面效果就會逐漸顯現。
吳志軍認為,目前學術浮躁并不僅僅是存在于高校。“各個行業都存在這種情況,很多人已經不能沉下來精心做一個研究,反而是淺嘗輒止。”吳志軍說,“社會的浮躁氣氛已經越來越多地影響到了高校,純粹的研究現在反而變得不切合實際。老師們的言行對高校學子的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快餐式的研究正在讓學子們變得浮躁,大家都不愿意再去做學問。”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為防止高校論文抄襲,從去年起,國家開始用機器檢測手段來防止論文造假。
從事多年高校教學工作的山西某高校教授郝全梅向記者介紹了論文機器檢測的相關情況。郝全梅說,盡管有些學生會無法通過機器檢測可以查出部分抄襲情況,但是更多的學生采取諸如“增加斷句、改變引文”等簡單的手段來逃避檢測,僅僅通過技術手段無法真正根治學術浮躁。
有學者向《法制日報》記者表示,縱觀“懸賞案”戲劇化的進展,讓我們不得不又一次為當前學者的學術態度感到深深的憂慮。盡管按照白平的代理律師的說法,白平所找出的許多他認為的錯誤,在法律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認定程序,有許多東西屬于學術爭議,但是這依舊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何回歸精益求精的學術嚴謹態度,如何凈化學術氛圍,這些都還任重而道遠。
“法律會更好保護傳統文化”
近年來,學術界接連曝出“醫學專業書籍出現PS的照片”、“博士抄襲門”、“校長抄襲門”等有損學者形象的新聞,《百家講壇》的易中天、劉心武、于丹等明星學者的專業素養也紛紛受到網友的質疑。而閻崇年“懸賞門”一事則訴諸法律,也由此引出一個頗有意思的問題:文化界是否能夠經得起法律的“考驗”?
98歲高齡的國學大師姚奠中先生今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贊成用法律手段來解決這次“爭端”。
姚奠中先生是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晚年收錄的7名研究生之一。提到白平與閻崇年之間的糾紛,他說,白平曾經是他的學生,也曾有過不同的學術見解,拋開學術不談,他很欣賞白平認真的治學態度。“誰是誰非不重要,法律是公正的,會更好地保護好我們的傳統文化。”他坦言,“做學問時和別人有不同的意見是很正常的,遇到不同的意見和分歧,雙方可以協商探討,不要故意和人爭,也不要攻擊對方”,這樣既能幫助彼此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又可以更接近學術本身的“真諦”。但若是遇到原則問題上的分歧,千萬不能讓步。“是就是,非就非,一定要弄清楚。不要畏懼什么,個人吃些虧沒什么,原則問題絕不含糊,實事求是最重要”。
對于目前出現的學術浮躁現象,姚奠中先生表示,不可否認,治學不嚴的現象在學界可能依然存在,但大多數真正研究學問的人還是實事求是、扎扎實實地做研究的。學界的每個人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實事求是,嚴謹治學,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樣就能還學界一個清凈的環境,好好搞學術研究,做好文化的傳承工作。
本報太原5月31日電
本報記者 王斌 本報實習生 董玲玲 郭坤澤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