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9日電(張中江)18日上午,寒春追思會在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舉行。寒春子女、同事等共同回憶了這位中國第一張“綠卡”獲得者的傳奇人生。
據介紹,2010年6月7日凌晨3時,美籍專家寒春因腹部疼痛,在協和醫院國際醫療部急診室就診。當天下午6時,寒春休克喪失意識。經搶救無效,于6月8日凌晨3時25分,心臟停止跳動。得知寒春去世的消息后,她的老同學楊振寧等人紛紛致電表示哀悼。
18日,包括寒春子女、生前同事等數百人團聚一堂,追思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
同事眼中的寒春:艱苦樸素 半頭磚壘成辦公桌
寒春在中國生活工作了62年之久。在她的中國同事眼中,始終保持艱苦樸素本色是寒春的優秀品質之一。追思會當日,幾乎每個人都要談兩句那張著名的“磚頭辦公桌”。
北京市農場局老局長邢春華回憶說,寒春的工作需要畫圖。于是她就撿一些半頭磚,架起來以后放上五合板,再鋪上床單畫圖。她艱苦樸素的作風,真是為人師表。
花甲之年的寒春,依然每天騎自行車代步,即便從郊區到北京市區會客,亦是如此。
邢春華還說,寒春講話特別直爽真實,平時特反感官話、套話、馬屁話。
一位曾經在三邊農場和草灘農場與陽早、寒春二人一起工作過的老人則回憶說,自己是1955年參加工作的,之后和這對夫妻一起工作多年。當時這兩人所住的,是兩間很簡陋的土木結構房子。兩間房,總共是36平方米,他們要住六個人。而且,餐廳、廚房、衛生間都沒有,他們幾口人于是就上下鋪住著。
在吃的方面,這對外國專家都是和大家在一個食堂吃,也沒有特殊待遇,每天都排隊打飯。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介紹說,陽早、寒春一直住在平房。其實有關部門也準備了比較好的房子,但他們不去住。后來他們住的平房地下返潮,幾個子女幫著做了很多工作,老人才同意把平房整理了一下。
機械部老部長何光遠也回憶說,自己第一次看到他們住的房間,感覺太寒酸了。沙發一坐就扎屁股,彈簧都出來了。
何光遠還表示,陽早寒春夫婦非常艱苦樸素,工作上又非常刻苦認真。
長子陽和平:母親是普通人,我上學也“走過后門”
為什么陽早、寒春夫婦留在中國這么多年?
寒春長子陽和平當天表示,很多人講他們艱苦樸素,他們是理想主義者,還有人把他們描述得非常高尚。其實,他們也是很普通的人。自己上西安中學也是“走后門”去的。剛去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是考上的,后來發現同學們成績都比自己好。
陽和平表示,自己的父母信仰的不是“拜物教”,不是物質上的東西,追求的不是名和利,崇拜的不是物質上的享受。
他們所追求信仰的,是理想的東西。但不是一個烏托邦的理想,信仰的是共產主義,崇拜的是毛澤東,他們所追求的是全人類的解放。
陽和平說,他們那一代人,生活上非常艱苦,但心情上特別幸福。通過全人類的解放,通過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過整個社會主義建設的提高,他們自己也就得到了幸福、安慰和回報。
陽和平發言后,陽早、寒春的親屬共同演唱了兩首歌曲。這些歌曲是陽早、寒春在陜北西安經常哼唱的,他們從小聽到多次,至今仍然很熟悉。
第一首是由中國民歌改編的歌曲。“原子彈它落下來,我說是個大西瓜”,歌詞樸實,透出這對老夫妻當年的豪情和樂觀自信。
第二首是美國名曲。“Swing low, sweet chariot,Comin' for to carry me home.”
……
寒春,這位經歷傳奇的老人,在親人的歌聲中“回家”了。
寒春生平
寒春(Joan Hinton),女,1921年10月20日出生于美國知識分子家庭。美國芝加哥大學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曾參加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工作。
1948年到達延安,從事奶牛飼養和農具革新。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深得民心的實踐震憾了她。她敬佩毛澤東,堅信共產黨一定能實現解放全人類的理想,立志為此理想奮斗一生。
1953年到達西安。在草灘農場參與建立新中國早期奶牛場和研制奶牛場機械的工作。干部、群眾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她堅信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
1966年調北京,在中國電影進出口公司做文字翻譯工作,她要求到農村去。在北京紅星農場參與研制管道式擠奶設備等工作,其中“奶牛管道自動洗滌與消毒”項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979年10月,寒春被農機部聘為顧問兼中國農機院畜禽機械所副所長,在昌平沙河農機試驗站從事奶牛品質改良和奶牛場機械化工作。她負責研制的直冷式奶罐車,填補了國內空白,上海市市長授予寒春“白玉蘭榮譽獎”。寒春和陽早負責的“奶牛場成套設備研制、牛場設計和中間試驗項目”在全國許多奶牛場推廣應用,獲機械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農業部授予寒春“國際合作獎”。中試奶牛場培育的公牛成為北京、天津、西安、上海等地種公牛場的首選品種。寒春為我國奶牛品質改良和奶牛機械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