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筑何以散發中國古典氣質?——專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設計師嚴迅奇
中新社香港6月17日電 題:現代建筑何以散發中國古典氣質?——專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設計師嚴迅奇
中新社記者 曾平
外形似中國古代器物,外墻具節能現代功效,即將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勢將成為維港兩岸高樓林立的城市景觀中,獨樹一幟的新地標。“見到就聯想到和中國傳統文化有關,但其本身是座使用最先進科技的現代化建筑。”香港著名建筑師、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設計者嚴迅奇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嚴迅奇希望這座嶄新的博物館是啟發思索的。他形容博物館本身不很像建筑物,仿如一件大型雕塑品,其顏色和肌理以及散發出來的那種平衡和氣度,讓人覺得與中國古典文化很有關聯,但具體有何關聯則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形如方鼎、官帽抑或其他?嚴迅奇覺得答案并不重要,感受到其散發出的中國古代氣質才是關鍵。
最初接到構思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工作,嚴迅奇感到很興奮甚至難以相信。在香港的博物館展示故宮文化,這是他從未想過之事,但深知對香港文化發展影響深遠。早期的研究持續數月,囊括選址西九文化區的西邊盡頭建館,探討建筑物的朝向和入口等基本策略。
接著開始設計建筑單體。“這不是一座復古建筑。”嚴迅奇在心中為其如此定位,因為紫禁城在明代建造時就是當時的“現代”建筑,這個時代興建的博物館也需要是現代化的,要適合現今所在地的環境,且運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材料,讓其融入整座城市。
然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紫禁城的氣質和某些抽象元素是相同的。曾多次赴北京故宮汲取靈感的嚴迅奇總結道:那就是雍容的氣質和精致的工藝。在其設計思路中,兩者的空間布局也有相似之處。北京故宮的中軸線呈平面遞進,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借鑒此概念,不過方位變為向上遞進。
于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擁有三個中庭。“相同的地方在于,到時不看都知道如何走。”嚴迅奇賦予每個中庭具琉璃瓦輪廓和顏色的天花板,連續不斷地引領參觀者赴不同樓層探索博物館,至最頂處,自然光滲透,天花板就變成如薄紗般的視覺效果。在他眼中,這是傳統元素的靈活運用和變化,琉璃瓦變得與現代環境和使用者相適應。
中庭予人的感覺也是建筑師特意營造的。嚴迅奇讓入口的第一個中庭有儀式感,最后一個遙望大嶼山景觀的中庭則有生態感。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的位置讓其具備不同方位有不同景觀的特性,設計師善加利用,讓向南可見中環和向西可見日落的中庭,均可景框化呈現眼前景觀。他從功能角度解釋道:欣賞古物要聚精會神,而中庭往往便是最適合從展廳出來放松的地方。
嚴迅奇眼中的北京故宮是華麗自信但不張揚的,有時還會顯得收斂。他觀察到那群宮殿在晴天、陰天、雨天、雪天呈現出不同情調,并將這些氣質反映在現代化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中。建筑外墻吸收不同季節、角度的陽光后呈現的視覺效果各異,時而柔和,時而略灰,時而出現少許閃光。“所有建筑物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效果,但專門的輪廓、肌理,以及朝向的布局令這個效果特別強。”
色彩方面,博物館外墻以米金色為主,正門則采用朱紅色,門上整齊排列著玻璃門釘,呼應北京故宮的金屬門釘。“所有元素不會純裝飾化。”嚴迅奇闡述說:夜晚玻璃門釘會滲出館內的燈光,寓意閉館后博物館仍繼續有生命力。
他回憶首次眼見竣工后的博物館時,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因為那是見證所有想法是否能如愿體現出來的時刻。“說是擔憂其實都對。”他接著笑說。如今,嚴迅奇期望首批訪客入館后能夠感受其中的別有洞天,從中收獲驚喜。(完)
大灣區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20:31:59
- 2024年12月22日 16:59:15
- 2024年12月21日 10:04:41
- 2024年12月20日 15:23:42
- 2024年12月20日 14:52:25
- 2024年12月19日 14:27:03
- 2024年12月19日 14:09:22
- 2024年12月18日 19:25:35
- 2024年12月18日 15:23:36
- 2024年12月18日 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