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 | 彭向前:西夏文版何以成為《孫子兵法》重要版本系統?
中新社銀川6月30日電 題:西夏文版何以成為《孫子兵法》重要版本系統?
——專訪寧夏大學民族與歷史學院副院長、西夏學研究院院長彭向前
中新社記者 李佩珊
《孫子兵法》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兵書之一,作為世界軍事文化史上的瑰寶,其思想內涵超越了軍事范疇。它不僅被譽為兵學圣典,將兵略極致發揮,更是將“重戰”“慎戰”思想融入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維護和平的文化基因中。歷經兩千多年時光流轉,《孫子兵法》依舊閃耀著智慧的光輝。
流傳至今的《孫子兵法》有哪些版本?西夏文《孫子兵法》與漢文《孫子兵法》有何不同?具有哪些學術價值?用西夏文翻譯的漢文典籍,除《孫子兵法》外還有哪些?除重要學術價值外,這些譯著還具有哪些現實意義?《孫子兵法》和西方軍事名著《戰爭論》,在核心思想上有何不同?近日,寧夏大學民族與歷史學院副院長、西夏學研究院院長彭向前就上述議題接受了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孫子兵法》被稱為“百代談兵之祖”“兵學圣經”。目前主要有哪些版本流傳于世?
彭向前:學界此前認為,《孫子兵法》版本雖繁富,但追本溯源不外乎三大系統:竹簡本、武經本和十一家注本。實際上,《孫子兵法》還存在另一個版本系統,那就是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孫子兵法三注》,為曹操、李筌和杜牧三家注本,分藏于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和英國國家圖書館,堪與竹簡本、武經本和十一家注本相提并論,可匯為“四大系統”。
中新社記者:西夏文《孫子兵法》與漢文《孫子兵法》有什么不同?具有哪些學術價值?
彭向前:西夏文《孫子兵法三注》殘存中下兩卷7章(6—11、13),第6章僅殘存卷尾,其余諸章較為完整,在不到全書一半的篇幅內,與流傳至今的宋本歧異良多,包括經文和注文的位置不同、內容有別、此有彼無、此無彼有等,有近百條之多。
中國古代的兵書,自北宋元豐時期的官方定本頒布后,其他各種版本漸趨消亡。這個《孫子兵法》“三家注本”幸賴夏譯本流傳至今,從中可以反映出未經宋人編輯的漢文古本原貌,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
首先,具有??眱r值,可用以訂正漢文今本的訛脫衍倒。如漢文第七章《軍爭》“故夜戰多火鼓”句下杜牧注“富哉問乎”,有學者認為是所提問題比較復雜,需用很多言詞才能回答明白,所以說“富哉問乎”。但夏譯文作“汝問是”,即“你問得對”,表明原文應為“當哉問乎”,即“富”與“當”的繁體形近致誤。
其次,具有訓詁價值。一些耳熟能詳的詞語,當時不需要做任何解釋,但千年之下卻相當陌生了。夏譯者的解釋性翻譯,恰可以填補古代注家在這方面的空缺。如“卷甲而趨”。今人多理解為卷起鎧甲,扛在肩上,以便輕裝快跑。夏譯文為“甲著裾卷”或“堅甲下卷”,即把甲衣的下擺卷起來,這樣士兵在行軍的過程中,可以減輕兩腿的阻力,大步前進。
第三,具有輯佚價值。關于曹操、李筌、杜牧的注文,西夏文《孫子兵法三注》中的有些內容不見于《十一家注》和《魏武帝注》。如李筌關于“六害之地”的注文“水流來處者,澗也。中央下者,天井也。四方路無者,天隙也。過處無者,天牢也。林木隱蔽、馳躍處無者,天羅也。地陷泥流動者,天陷也”。此與曹注、杜注有很大的不同,對我們加深對“六害之地”的認識不無裨益,等等。
中新社記者:2022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遴選出成果65項,其中就有《西夏文〈孫子兵法三注〉研究》一書,該書位列其中的緣由是什么?
彭向前:《西夏文〈孫子兵法三注〉研究》一書,通過對西夏文本的解讀最大限度地復原《孫子兵法》“三家注本”原貌,并從兵書比較研究的角度深入揭示西夏文譯本在版本、???、訓詁和輯佚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學術價值,因此有其特色。
該書首次嘗試大規模借助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文字西夏文對傳統漢文典籍《孫子兵法》加以研究,與以往“以書校書”的做法迥然不同,可解決許多“??彼姆ā彼荒芙鉀Q的問題,對弄清楚唐宋時代《孫子》及其注本的演變和發展過程有重要助益,有望繼銀雀山漢簡面世后在學界再度引發有關《孫子》的深入研究。
中新社記者:用西夏文翻譯的漢文典籍,除《孫子兵法》外還有哪些?除學術價值,它們還具有什么現實意義?
彭向前:一大批漢文世俗典籍曾被翻譯成西夏文,此類文獻被學界稱之為“夏譯漢籍”。除了譯自漢文的兵書《孫子兵法三注》《六韜》《黃石公三略》《將苑》外,還包括譯自漢文的儒經《論語全解》《孟子》《孟子傳》《孝經》《孝經傳》,道家著作《孔子和壇記》,醫書《明堂灸經》,史書《十二國》《類林》《貞觀政要》,童蒙讀本《經史雜抄》以及西夏人依據漢文典籍編譯而成的《新集慈孝傳》《德行集》等,共7大類21種,幾乎遍及當時漢文典籍中的精華,皆屬善本之列,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未來充分利用“夏譯漢籍”的互勘、互證功用,可以從版本、???、訓詁、輯佚等方面全方位促進中華傳統典籍研究。其影響已超出西夏學研究范圍,可達到啟迪相鄰學科的目的。
遼宋西夏金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由民族政權對峙重新走向統一的過渡時期,此一時期少數民族政權紛紛利用本民族文字翻譯漢文典籍,這實際上是少數民族政權對中原傳統文化認同的一種體現。這種文化認同,是中國之所以成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思想基礎,為后來元朝實現統一的中國、中華創造了條件。加強對包括“夏譯漢籍”在內的用少數民族文字翻譯的漢文典籍的研究,從中可以獲得中原政權和周邊民族在文化上互動的史實,有助于深化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歷史邏輯,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中新社記者:當下,世界范圍內沖突持續,東西方對戰爭也有不同理解?!秾O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和《戰爭論》等西方著作有何不同?
彭向前:《孫子兵法》和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因各有其深厚的文化淵源,在兵法中的思維方式和實踐方式也不盡相同。如孫子的軍事思想側重于謀略,克勞塞維茨則更強調武力。
《孫子·謀攻》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边@里有必要對“伐交”一詞略作說明,有人把“交”理解為“交兵”,是軍事手段;有人把“交”理解為“與諸侯結交”,屬外交手段。西夏文《孫子·軍爭》中“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的“交”,譯作“戰力結合”,可以印證孫子“伐交”的本義,確如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黃樸民先生所言,是通過集結兵力,布列陣勢,迫敵退縮或降服,相當于現在的軍事演習。在孫子看來,通過“伐謀”而迫使敵人屈服,乃最上乘境界。如果不成,那就進行“伐交”,開展軍事演習以震懾敵人。如果敵人依舊要同我方對抗,那就采用“伐兵”的辦法,也就是野戰。如果敵人在野戰失敗后,退守堅城、負隅頑抗,最后只好設法攻城了。
克勞塞維茨則認為“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而暴力的使用是沒有限度的。孫子主張“兵以詐立”,克勞塞維茨也承認詭詐的作用,在《戰爭論》中列專章加以論述,但他對詭詐基本上持鄙視態度。
總之,《孫子兵法》與《戰爭論》,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分別代表了東西方古代軍事理論的高峰,堪稱世界兵學領域的“雙璧”。(完)
受訪者簡介:
彭向前,史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F任寧夏大學民族與歷史學院副院長兼西夏學研究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長期從事西夏學和古代民族史研究,迄今出版專著7部,其中2部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在《民族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2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10余項,受聘參加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工程。
東西問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8:51:29
- 2024年12月14日 20:14:06
- 2024年12月11日 16:14:39
- 2024年12月09日 15:26:13
- 2024年12月05日 20:35:03
- 2024年11月30日 18:30:22
- 2024年11月30日 12:40:15
- 2024年11月30日 12:38:42
- 2024年11月29日 19:53:30
- 2024年11月28日 20:57:20